这是一个可能“三赢”的模式?
淘小铺,本质上不是个电商平台,而是个电商分销平台,在这样一个分销模式下,参与者有3种角色,分别是商家、消费者、带货者(分销者)。
商家角度,寻求更低的渠道营销成本是一个永恒的需求。对于一般的平台广告而言,总是会有水涨船高的效应,总的流量池子是有限,越多的广告需求就会带来越高的推广成本,到最后只会不断强化头部商家而让中小商家失去商品通过广告进行曝光的机会。
然而,如果广告流量来自于C端的用户,则双方的地位则可能发生转变。在特定的分佣比例下,随着作为带货者的用户日益增多,则很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分销商品,此时商家反倒具备调低分佣比例的条件以此进一步压缩营销成本。
带货者角度,显而易见的获益点是佣金,平台也相应提供了带货的直接佣金、拉来的分销下级所产生的间接佣金以及成为导师的团队抽成佣金等多种模式。(具体激励计划可以查阅淘小铺相关官方介绍,此处不做详述)。
而消费者,则和带货者并非是泾渭分明的。由于极低的掌柜(带货者)注册门槛以及作为带货者本身享有自购优惠,当一个新户被带货者吸引准备买货之时,往往也会转化为新的带货者。这样的发展下线模式,可称之为直销,当然,也可能会被理解为传销。
对于时间和面子比起零花钱更为重要的白领、高收入群体而言,这样的模式设计当然没有任何吸引力。但对于时间较为充裕的学生、大妈或是蓝领、工人等低收入群体而言,这可能是比刷趣头条更为可控(了解身边朋友的购物需求)和可赚(多模式,能组团)的赚钱方式。
如开篇所述,不管淘小铺自身是否能成为又一个大体量App,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必将为淘宝天猫带来全新的增长动力,尤其是近年来鏖战正酣的下沉市场。
虽是一块测试了半年才上线的重要产品,但阿里却是一改过往高举高打的做法,并没有带来铺天盖地的媒体声量。然而,低调,并不代表不重要,只是它很可能仍需要一定时间进行打磨优化。
来源: 搜狐科技 作者: 多多小媳妇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拼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