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拆掉的围墙
阿里巴巴变得更加激进,源于在流量红利见底的背景下维持高速增长的巨大压力。
在最新公布的三季度财报中, 阿里巴巴已经释放了明显的挖掘体系内流量价值的信号。 据财报披露,报告期内,约有39%的外卖用户来自支付宝APP,从整体来看,本地生活服务用户占阿里巴巴整体用户比例不足25%,因此阿里巴巴认为体系内互相导流潜力巨大。
阿里巴巴执行副主席蔡崇信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如此解释,“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在低线城市获得的消费者,就比如在淘宝这样的零售市场用户,他们也可以使用阿里巴巴提供的其他本地服务。 这样一来,我们只需要出一份的营销支出,之后通过阿里巴巴不同平台之间交叉销售的策略让他们使用本地服务。 这种支出策略是协同效应的结果。
阿里巴巴旗下的不同平台对接的是同一个消费者基础。 这种协同效应提高了我们的经营效率。 ”
CFO武卫也表示, “我认为除了新增用户数量之外,更为重要的是ARPU的增长。 ”
可以看出,在流量红利趋于消失的前提下,除了加码下沉市场获得更多用户外,阿里巴巴还寄希望于挖掘单个用户更多价值以保持增长态势。 在此策略指引下,阿里巴巴体系内各业务的互相渗透将持续。
无论是高德推出打车服务,还是盒马、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加码到家服务,它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为用户提供更多产品和服务,提高用户在阿里巴巴体系内的消费频次,进而从单个用户身上获取更多利益,维持整体营收的增速。
阿里巴巴并非唯一采取如此策略的互联网玩家——
在网约车市场:2017年7月,高德地图低调上线打车业务; 同年底,美团在南京推出打车服务,采取自营模式;2018年4月,携程宣布获得“网约车牌照”。
在搜索引擎和信息流赛道:2017年,百度正式进入信息流赛道,而今年8月,字节跳动正式进军搜索引擎领域,搜索网页版上线、APP端开放搜索入口,双方短兵相接。
另外,字节跳动在同时在社交、游戏等方向进行投入——这是腾讯的大本营。
在行业高速成长期,大家在各自赛道努力奔跑即可获得不错成长,而当红利见顶、增长遇到天花板,互联网公司们都必须要进入对手的领域从存量上做文章。
仅在一年多前,美团多点布局的举动还让外界乐于探讨其的边界和核心是什么,但从近期互联网巨头们的共同动作可以看出, 增长压力下,侵入他人领地已经成为行业新常态。 对边界的探讨不再是众人关注的焦点。
阿里巴巴的表现只是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外显: 为了谋求更多增长,巨头也需进入更多赛道,通过资本形成的联盟不再那么稳固,这意味着许多细分领域将迎来新一轮竞争,而这一次的挑战者可能就是曾经的盟友。
当巨头更加凶猛,行业的生存逻辑被继续修改,新一轮丛林时代已经到来。
来源: 微信公众号:深响 依民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O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