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线上线下融合的机会
最后,我们谈谈场,今天很有意思的一个趋势是「线上线下融合」。
在过去,大家会分得很清楚,这个品牌是淘品牌,那个品牌是线下卖场品牌,但今天已经不这样区分了。新成立的品牌应该从第一天开始就考虑如何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打法。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线上品牌往线下走,要补的功课非常多,无论是渠道拓展、定价、经销商网络等等,目前还没有太多互联网原生品牌在线下做的特别好的。
而线下渠道做的好的品牌,同样会在线上的节奏慢一些,需要熟悉新的流量打法、运营方式,但总体而言,发展的会比线上转线下的品牌更快一些。
从消费规模来看,线下依然是绝对大头,60%-70% 的消费依然是在线下完成。因此,如果不设计好符合线下渠道的定价体系、经销体系,那么很有可能你的品牌只适合线上,这意味着你失去了很大的市场和机会。
所以,线上、线下如何做好,是同样重要的两个问题。
线下核心是打好「商品+服务」的组合拳,找到能满足大腰部人群的大渠道。
首先,我们要理解,线上的流量总是会变的,随着内容的变化,从头条变成了抖音,但你家门口小卖部的流量没有变过。十年前如此,十年后还是如此,客源结构比线上稳定。
虽然线下渠道难做,但做下去会更稳定。
但线下无法回避的就是物理辐射的范围有限,有限的半径,有限的流量,有限的人群。虽然城镇化形成了很多人口密度相对较高的区域,但依然无法跟线上一网覆盖全国相比。
所以需要充分实现线上玩法线下化,通过线下渠道抓住消费者后,实现多触点触达,牢牢跟着消费者,提高钱包份额。
因此后端供应链如何改造的更快捷相应,拉伸货品深度和丰富度;门店管理系统如何数字化、标准化、产品化;消费者触点如何多样化都十分重要。我们一直在寻找能满足8亿腰部人群的大渠道。
线上做好同样有新的要素。今天对于品牌而言是黄金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今天的销售路径变短了,从产品生产到触达消费者变快了,美国迅速崛起的一批DTC(Direct-to-Consumer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品牌)品牌,正是因为上有链路缩短,去中间环节实现的,中国有类似的机会。
另一个原因就是货品和消费者交互的介质发生了重大变化,直播电商、视频电商、社交电商都在通过全新的交互方式、内容载体、传播路径实现消费者触达和交易转化。
李佳琦、薇娅,亦或是你身边的小伙伴都可以带货,都可以辅助交易,甚至影响交易。这对线上平台背后的供应链网络同样提出挑战。
我们前面一直在说,技术是消费的底层基础,人货场的变化,离不开技术重构,带来的产品、供应链和规模化等能力的升级。过往针对消费谈技术,更多是销售层面的技术,我觉得这是不全面的。
我们觉得技术重构新消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真正帮助把产品做好的技术;
第二,帮助从源头降本提效,提高性价比或者履约效率的技术;
第三,帮助降解规模化后管理难度的技术。这些技术是值得我们认真关注的技术,我们很关心创业公司对技术本身的重视程度。
我们花了几年看新消费、新零售,总结而言特点就是一句话「入门容易,毕业难,精耕细作缓称王」。无论做品牌、渠道,还是供应链的,没有哪家公司是创立伊始就跑的飞快的。但凡起初跑的飞快的公司,后面肯定有很多地方需要补课。
品牌公司,我们重点看几个能力,产品力肯定是排在第一的。今天的很多公司其实谈的不是产品力,而是营销力。不注重产品,不注重渠道,只注重营销的话,有可能可以完成从几千万到几个亿的阶段,但后续怎样可以做到三五十亿?长期来看,消费品品牌还是产品说话,口碑影响复购,需要形成长期的与消费者正向沟通的渠道和界面,而产品是核心因子。
线下渠道公司,我们很关心可复制的模式的稳定性。模式如果不稳定,开出一家店是爆品店,但复制的越快,可能死的越快。好的模型,可以让公司长远发展,可以让加盟商赚钱,这是需要花很长时间打磨的。
模型在稳定的基础上要快速迭代,小区里的人群是固定的,但他们会长大会变化,25岁的女生买的是化妆品和零食,30岁就给孩子买奶粉了,所以线下渠道做不好不是因为没客户,是因为产品和内容迭代没有跟上消费者需求变化的速度。
没有迭代能力的公司在渠道里只有几年生命周期。企业要具有大规模、精准、复制的能力,大规模、精准和复制这三个关键词同样重要。没有办法把一个月盈利100万的店复制到100家的公司是做不大的。
做不到可以精准复制,有的店赔钱,有的赚钱,这样的公司也很危险。大家应该仔细把自己的事情琢磨清楚,然后慢慢的爆发。飞机起跑有蓄势的过程。
供应链公司,今天任何一家供应链公司,只要满足了新时代的需求,最少可以比过往做大十倍。链路短、响应快、周转快、控货强,满足这四点的公司在未来5年、10年,甚至是20年里都会成为非常牛的供应链公司。品牌和渠道的创新一定会倒逼供应链快速响应变化和创新的,我们很期待。
来源: 微信公众号:IT桔子 肖敏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新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