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小红书在Apple Store恢复上架。加上上周在安卓各大应用商店回归,小红书已全线恢复上架。
对增长至上的互联网企业来说,产品下架称得上是伤筋动骨的严酷考验,小红书也不例外。不过如果站在未来看现在,似乎也不全然是件坏事。
值得注意的是,算上最近两年有过类似遭遇的快手、B站等产品,下架整改似乎成为社区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需要面对的「必修课」。
01社区构筑起商业壁垒
社区可能是中国互联网最「古老」的产品形态,当年百花齐放的校园BBS,PC互联网时代的猫扑、天涯、贴吧,再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知乎、快手、小红书,社区的内容形式因势而变,但生命力始终旺盛。
特别是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因为打通了支付与物流的服务链条,社区产品们不必再局限于内容的桎梏,而有机会能够将用户价值、内容生产、商业变现构成鼎立的三足,三个核心元素相辅相成,互相推动着使社区成为健康而充满想象空间的商业生态系统。
GGV管理合伙人童士豪在2016年一次接受媒体专访时坦言,自己最初在决定投资小红书前,曾考虑过其「社交+电商」模式是否可以在同一平台上共存。但通过分析,童士豪看到平台在用户推荐模式下产生的高转化率等数据,让其足以认可小红书的稀有性和效率问题。
包括元生资本创始合伙人、原腾讯投资并购部总经理彭志坚也认为,小红书的产品感觉、社区感觉是很多人想做但是学不来的,加上有非常清晰的商业模式,所以他2015年7月底离开腾讯后,在8月便定下了投资意向,成为元生资本投资的第一个案例。
外界往往将小红书看作电商平台,但实际上,小红书从诞生之初就是社区。
在一个垂直领域里迅速脱颖而出、但后劲不足的社区产品,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并不罕见,比如天涯、博客。
但反观小红书的发展轨迹,却是一个有趣的样本。根据小红书官方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7月,其平台用户量已经超过3亿,MAU超过1亿,社区每天产生30亿次包括图文、短视频等形式在内的内容曝光,其中70% 出自UGC内容。此前有媒体报道,在庞大的数据面前,小红书也设置了严格的反爬行机制。
与知识分享等社区平台门槛较高不同,生活经验分享本身,对于用户专业度及表达方式的要求相对较开放自由,形式也更多元活泼,显然,小红书平台上UGC持续提供的优质内容也便有了更现实可行的操作性,反过来又为平台带来了持续而稳定的高质量流量。
02更容易聚合用户,降低流失风险
一个社区平台,需要先拥有用户价值,才有可能沉淀出商业价值,也就是说,先用内容把用户聚集起来,才有可能产生交易。
不论从产品体验还是从商业化角度来说,用户留存和平台体量都是社区的核心价值。社区显然比其他模式平台有着更低的用户流失风险。
即便从诞生之初,社区模式的用户治理问题便一直存在争议,至今未绝,也成为所有构建社区模式的创业者,从0到1的初始过程中便绕不开的考虑。知乎创始人周源认为之所以存在这个问题,主要在于很多社区没有做好管理,损害了生态环境,难以建立一种机制让更多用户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没有提高用户在社区事务中的参与度。
因此,知乎在过去5年里一直在提高用户参与度,鼓励后者与平台共同监督、治理社区方面做文章。今年8月,知乎完成了由快手领投、百度跟投的F轮融资,也直接证明了资本对其模式的认可。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小红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