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 中国内容电商的领头羊“小红书”,被各大安卓应用市场下架。作为一个号称2.5亿用户的“生活社区平台”,小红书的发展一直是内容电商的风向标。
此次突然被下架则众说纷纭。有说小红书营销过多已成“僵尸软件”的,有说小红书曾因虚假宣传被多次处罚的,也有说小红书代写问题早被质疑的。总之,从舆情来看,负面反馈居多。而小红书官方则称:“正在与相关部门沟通中。”
近年来,用内容给消费者心里“种草”,成了电商一大发展方向——京东、阿里巴巴等以传统商品搜索出身的电商企业,看到了新机会,纷纷开始用内容“种草”。京东先是在微信小程序中上线了“京东购物圈”。今年,京东又启动了京东购物圈超级合伙人计划,打算引入更多头部网红达人;阿里巴巴旗下的“洋葱盒子”也被称为“淘宝版小红书”、哇哦视频则是“淘宝版抖音”,都以瀑布流形式呈现用户原创的好物分享内容;另外,抖音、快手自身也纷纷推出“种草社区”……
而如今小红书的大规模下架,却对这种趋势按下了暂停键。无论如何,中国内容电商的发展,在2019年已到了该复盘、反思的时候了。对此,本期“管理百家”专访了调皮电商创始人冯华魁。
以下是冯华魁对内容电商现状和问题的阐述。
1
2016年到现在,内容电商一直做不大
内容电商在2016年就一度被认为是一个创造流量的新机制,但是到现在并没有发展到哪家公司是因为做内容电商而上市,或者因为内容做得好就变成了一个新晋的品牌。
导致这种结果,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说到底,内容电商还是电商,内容只是电商的一个辅助或者吸引流量的机制。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内容电商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2
通过网红“种草”?结果网红成本上去了
第一类是,传统商家有货,想通过内容“种草”的方式,来获取流量。这种方式门槛相对较低,也就是去找一些网红、明星,通过直播或者一些微博、微信的大号来创造流量,其实这种模式落地无非是个执行力的事,并没有太多创造性的价值,所以一开始先做的会有一定的优势,很快抓住了红利期,赚到了钱。
但也正是因为没太高的门槛,其他人很快就去模仿,也去找网红,最终导致网红成本非常高。以前可能占到销售成本的5%-10%,现在则占到30%,另外还要再加上基础费用。所以这类内容电商说到底就只是为了创造流量,很少有创造出品牌的。
3
通过内容带动电商?结果内容成本上去了
第二种类型是,一些有流量的内容机构为扩大内容变现的规模,依凭内容生产能力发力电商业务。比如“一条”“二更”,都属于有流量,想卖货,然后自己去找商家的类型。
这是与上一类型相反的方式。一开始卖一些货可能还行,但后来就会发现一个根本问题——流量成本。
流量成本对于单纯的内容方来讲没有什么,但是像“一条”这种又做内容又做电商的就是问题了。因为随着商品品类越来越多,为此创造内容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但是如果不创造内容,仅仅靠现有的商家及商品信息,转化率又非常低。
线上流量成本变高之后,这类内容电商很快遇到了瓶颈,最后还是要转到线下去开店(比如“一条”),还是要去寻找客户在哪里。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小红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