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优选究竟败在了哪里?
顺丰优选抢先进入这个赛道,却一直不受消费者待见,原因其实有这么几点。
第一、选址不对,与便利店的“土气”相冲突。
作为最后一公里的生意,社区便利店往往是最接地气的。在消费者的认知里,便利店的核心就是“便利”,根本无需“高大上”。
也就是说,顺丰优选最开始的逻辑就错了。
如果想要高大上,那么就应该去购物中心;如果想扎根社区,那么就应该是“小而美”,而非高大上。
第二、快递业与零售业,二者的逻辑不同。
尽管说,顺丰优选选择社区的初衷,是为了与快递业务形成合力。但事实是,二者的逻辑完全不同。
比如选品,进口食品真的是消费者亟需的吗?皮鞋真的符合便利店的消费场景吗?再比如,便利店不仅24小时营业,而且几乎都是夫妻店不存在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传统便利店与小区的住户都很熟悉。
第三、顺丰优选不懂零售业。
很多消费的反映是,顺丰优选的体验并不好。
比如,顺丰优选门店产品的排列,难以实现整齐划一,陈列毫无章法;比如,门店的装修,甚至是门店播放的音乐,也都没有统一规定。往深一步的说,顺丰尽管是物流行业的老大,但是零售行业的一套供应链体系,并未有效的建立起来。
而加盟制的事实,无疑又加剧了这种混乱!
新零售业态
顺丰未能够实现全方位布局
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便利店作为“低毛利”的生意,为什么各大互联网巨头依旧争相追捧?
原因就在于,作为下沉最深的业态,便利店与消费者的距离最近!
这有什么好处呢?
以苏宁为例。
苏宁除了电商之外,还有苏宁广场、苏宁金融、苏宁物流、苏宁置业和苏宁视频等等。苏宁小店未来可以发挥毛细血管的作用,与各业态实现融合,成为集团业务的销售点、流量入口和前置仓。
通俗点说,只要整体业务收益能够最大化,那么即便便利店业务亏损,又有何妨呢?
同样,阿里、京东、腾讯也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才对打通线上到线下的最后一公里,如此重视。
但显然,顺丰只是一家快递公司。
(来源:首席品牌家 马克)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顺丰优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