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新零售频道 >> 正文
下沉市场有哪些生意值得做?

  下沉市场有自己独特的人口流动性和人口结构,这两个元素的不同组合,孕育出了不同的商业机会。在这个基础上,我将讲述各个行业的现状,还有我比较看好的一些机会。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我并不喜欢“下沉市场”这个概念。

  我一直认为“下沉”这两个字略显傲慢;而这种傲慢,将让人错过机会。

  以个人角度来说,我更愿意把非一二线市场叫做“大众市场”。

  因为这些地方才真正代表了绝大多数的中国。

  注:以下内容的经验仍旧来自于我熟悉的C县。虽然通过上篇的读者反馈看,C县的情况在全国都很有代表性,但保险起见,若在其他地方,请一定要实际考察后再下结论,不过把分析方法拿来复用应该问题不大。

  大众市场的概况

  我做了两张比较简单的图。

  先说图1。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经过线上线下多个行业的战火洗礼后,我会把自己看问题的视角尽可能做到极致抽象化,方便快速找到那些影响生意最本质的东西。

  而在我的认知里,直接面向用户的商业模式,所有可能存在的机会,都来自于“人”本身。

  这其中,最重要的基础元素有两个:人口的流动(数量上)及人口的结构(比例上)。

  正是这两个元素的不同组合,才造就了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态,也孕育了不同的商业机会。

  图1正是我之前文章提到的C县的现状。

  首先一点是,人口无流入。这会导致两个现象:熟人社会和存量市场。

  熟人社会这种社群形态又产生了5个对商业模式会有巨大影响的特征:

  (1)注重人际关系;

  (2)信息传播快;

  (3)认知迭代慢;

  (4)容易建立内部信任;

  (5)抵触外来事物。

  而存量市场则直接引出一个结果:竞争惨烈。

  其次,虽然新生儿多能带来一些显而易见的机会,但仍受制于上述两个现象。

  具体的我会在后面展开讲。

  再看图2(画像只是单纯描述人群特征,无贬义)。

  这些都是C县用户比较集中的一些表现。

  有的是跟熟人社会紧密相关。比如:好面子,喜欢交流,群内互信、群外质疑等。

  有的则是因自我要求相对较低有关。比如:生活满意度高,时间多,生育意愿强,厌恶复杂思考等。

  还有的就是跟存量市场相关。比如:价格敏感,爱贪便宜,享受即时满足等。

  当然,不排除有些特征我还没发现,但上面这些已经能对绝大多数商业模式产生影响。

  所以对一个大众市场来说,用图1+图2+当地收入相关的经济指标,即可提炼出一个大致的概况。

  在这个基础上,我讲讲各个行业的现状,还有我比较看好的一些机会。

  零售业

  先说我自己正在从事的行业。

  这是一个被存量市场严重扭曲的领域。

  在本就有限的规模内,销售渠道除了常规的门店和电商平台外,还有一个强大的力量就是代购。

  注意,这里指的代购,不是那些纯粹活在线上的微商,而是认识的人或通过某些路径建立信任关系的人。

  举个小例子。

  前阵子抖音上火了一个网红衣架,我看C县的姑娘们也有提及或购买,我就问是不是刷抖音看见的,结果她们告诉我说是鞋店看见的。

  我看了她们微信才知道,这个衣架是当地鞋店老板在抖音上看见了,然后拿来在会员群里卖,而她们都在这个鞋店买过鞋,还比较满意,和这老板算是建立了信任关系,所以会员群里卖一些跟门店无关的产品,她们看到感兴趣的也会买。

  这种特殊渠道的存在正是基于熟人社会的特征才能成立。

  那么你看,卖鞋的也会抢掉一部分卖百货的饭碗,这谁能想到呢。

  所以,在存量市场里,商家全都面临着残酷的生存环境。

  就标品来说,拿货门槛太低,商家只能打价格战来争取顾客,否则生意就会被抢走(这种四处打折的竞争环境也培养了用户爱贪便宜的特点);因此只有经营成本具备极大的优势,才能勉强赚点本就不多的毛利。

  像C县有个做进口美妆产品的店,开业第一个月,销售额近30万,一战成名;结果过了半年后,月销掉到15万。

  为什么呢?因为其他渠道也开始卖他们开店之初独有的产品,而且靠着成本优势把价格杀到更低,抢回了一部分市场。

  但从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其实也能看到一点点机会。

  两个可能性,全部来自供给端:

  1、商家有足够的能力或资源来垄断当地的某些优质供给;

  2、有极强的持续上新能力。

  第一个就不说了,垄断是赚钱最好的办法。

  第二个,其实本质上是在存量市场内找可以做增量的品类。

  当然,这里所指的“增量”更接近是已有产品的迭代升级,毕竟人口数量有限,需求总和是不变的,所以这个难度其实也非常大。

  如果要举具体的商业模式,那我自己比较看好以下这几种形态:

  1、精品水果店;

  2、大牌服装尾货折扣店;

  3、超低价仓储式卖场。

  至于自己有商铺,家人能帮忙,可以跟别人血拼价格的地主型家族创业者,就不用管我上面说的这些了,你干啥多半都是赚。

  但特别需要指出的一个细分品类是,母婴用品,如果有地方连锁品牌,那就尽量不要碰。这种极度需要信任的产品,做的都是几代人的生意,除非是当地比较有影响力的人,否则开出来都会惨淡收场(请牢记图2画像)。

  有一点要补充的是,每位商家对赚钱的心理预期是不一样的。如果只是想赚个当地平均工资或者稍高一点,那相对来说难度不算太大,也不用太在乎我提的这些困难;但如果是想赚到3-5倍甚至更多,建议还是要仔细进行分析再决定。

  其他行业也同样适用这点,下面就不再重复。

  餐饮业

  再来说说这个人人都有开店梦的行业。

  大众市场基本可以说是中华饮食文化积淀最纯粹的地方,所以在这里做餐饮,需要极其注重品类的选择(没有人口流入,没有文化稀释)。

  中餐就不细说了,各地风俗差异过大,没什么参考价值。

  但像火锅这种持续高人气的品类,经过了充分的市场教育,应该还是有一些机会的。比如C县特别流行的自助回转式小火锅,19.9/位,时尚又便宜,我看到的几家店生意都很不错(不过总感觉这个不太赚钱,定价太低了)。

  重点说说其他品类。

  上一篇文章提到了正新鸡排和蜜雪冰城这两个极其牛逼的连锁品牌,虽说他们的覆盖既有广度又有深度,但我依然认为市场的天花板还远远没有触达。

  拿C县来说,蜜雪冰城有5、6家,按说密度已经挺高了,但其他茶饮品牌活的依然很不错。

  正新鸡排也是如此。紧挨着他们最火爆的店面,有一家即食烤鱼店新近开业,我每次路过都看到他们家排着长队。

  像这种品类,我自己会把他们统一划归到休闲餐饮这个范畴里(例如北京去年特别流行的杯装冷串串、拿着吃的锅包肉、还有各种锅盔等等)。

  既然是休闲餐饮,那就意味着用户的使用场景非常明确:这些产品是闲逛时的最佳伴侣。

  而大众市场的用户,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参考之前的图2)。

  所以,茶饮店也好,炸鸡烤鱼也好,只要这类产品能够满足方便携带、快速加工且价格不贵这些要素,我相信还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另外一个比较好的品类,就是精品面包房。

  面包虽然是舶来品,但是已经普及了很多年,所以用户的认知基础十分牢固。

  我还记得巴黎贝甜和面包新语刚进北京的时候,把年轻用户全部吸引走了,真的是吊打当时的本地老大味多美和好利来。

  像上篇文章也提到过C县有家生意火爆的面包房,销售额一直非常稳定,足以证明这是一次成功的消费升级。

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下沉市场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