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则是全方位的市场营销,营造一种单身粮的“社会氛围”。在线上,单身粮与超过一千位美食博主达成合作,通过小红书、抖音、微博、微信等渠道的推广,让潜在消费者触及单身粮,形成自传播。此外,为了打响知名度,单身粮还与各类品牌、网络红人跨界合作,如与抖音红人“野食小哥”推出联名款“野食小哥·撩面”。
除此之外,单身粮还会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自发举办单身徒步、单身Party等线下活动,或打造单身便利快闪店,以此与用户进行面对面沟通,强化与消费者群体的联系。
02
“样板”下沉
在单身粮的发展历程中,也曾经有过惊险时刻。去年3月,单身粮的薯片上市后受到极大欢迎,经销商不断加大订购量,而这大大超出了他们当时产能的承受范围:当时的日需求量达到了1.3万箱,但单生狗粮搭建的供应体系一天的产能只有6000箱。
他们只能先让经销商分批预定产品,等待工厂排期。在经销商需求逐渐被满足后,单身粮马上着手增加产能,在一个季度后和一家工厂合作,投入数百万,再加上一些贷款,让工厂到美国购入了最先进的鲜切薯片的生产设备。
在需求被证明之后,储备好产能的单身粮开始研究进一步扩大渠道的方式。曾瑞露向《新商业情报》分析,“对于我们这个阶段的企业而言,一个品类一年做五千万到六千万的销量,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如果你让我做十个亿、二十个亿,单单在一线城市销售是做不出来的”。
曾瑞露表示,一、二线城市对于单身粮而言更像是“样板市场”,是合作方的参考案例;最后要做出大的成绩,则必须要向更广阔的区域发展,才能形成规模。
白象食品成为了单身粮的答案。2005年成立的白象食品前身是河南省正龙食品有限公司,拥有超过20年的历史。目前,白象在中国方便面市场保持18%的市占率,掌握超过120万个销售终端,具备极强的渠道分销能力。
从具体合作形式而言,在产品开发上,双方会以双品牌联合的形式,针对不同渠道特性开发产品,比如拥有着新口味、新包装和新品牌理念的低价小容量薯片。在渠道分销方面,白象将会向单身粮开放自己的120万销售终端、单身粮则会对白象开放自己的便利店和精品超市渠道,双方共享最终利润。
对于品牌存在老化问题的白象食品而言,单身粮能够为他们提供品牌增量,从而提高产品售价。对于单身粮的作用,曾瑞露举了一个例子:假设白象一包方便面的价格是4块钱,想涨到5块钱,渠道、采购、经销商都会不买账,因为他们对白象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印象。但如果他们的产品被赋予新的品牌价值、增加了全新的产品品类,就能够获得与渠道重新议价的能力。
从单身粮的角度来说,当白象向他们开放了庞大的销售渠道后,本来需要“15年时间来打磨的渠道”,能够在一年之内就完成,从而迅速扩张产品的覆盖面积,真正扩大企业规模。除此之外,单身粮在今年6月正式成立自营电商部门,开设天猫品牌旗舰店等,推动线上渠道建设。
未来两年,除了渠道深耕以外,在围绕核心品类进行深耕的前提下,单身粮也会继续着力于人群和品牌的深度运营。比如,单身粮将继续电视网剧广告植入、粉丝运营、社交媒体、线下活动等维持品牌在年轻人群体中的持续曝光。在渠道拓展与市场下沉上,通过品牌合作等方式铺设渠道,缩短扩张规模所需时间,保持一二线城市销售优势的同时,实现销售渠道向三四线城市与乡镇的下沉。
来源: 微信公众号:新商业情baoNBT 罗立璇 黎佳瑜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零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