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新零售频道 >> 正文
腾讯、万科与京东、恒大有哪点不同?

  即使是一年前,如果你说,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共识,我都觉得挺扯淡的。在我看来,企业和个体之间只存在一个基本共识,劳动力的等价交换关系。但近期在很多企业身上发生的事都显示,企业内部共识的建立十分必要,尤其是大企业。

  这个认识首先来自腾讯,这个工程师文化的互联网公司,有一个温和,并且不爱否定别人的创始人,从来没说过一句“听我的,就这么办”。从某种角度上说,这种公司的文化当然是很包容,很人文的,但是腾讯还是在江山稳了之后,陷入了凝聚力下降的困境。一篇《腾讯没有梦想》居然就能让这个4万人的企业陷入集体性的自我怀疑中,“腾讯究竟有没有梦想?”

  所以,后来腾讯的150天变革,就是建立在共识基础之上的。先是总办成员的想法达成一致,然后将它扩大。

  更深入的认识来自对万科的长期观察。过去两年里,万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建立共识上。无论是顶层的共识,也就是文化价值观,还是具体到某个维度上,例如战略的调整,组织的变革,员工的激励和分享。我问过万科首席人力资源官孙嘉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共识?他的回答是,共识是“你所深信的东西”。

  企业就像一艘船,船小的时候,彼此都能看清楚对方的姿势,很容易保持方向感一致。但要是船大了,人多了,不怕有人不划船,就怕大家乱划船。经济学上有个边际收益递减原理,当人力资源规模触达边际时,持续的投入通常不能维持最佳效果。所以郁亮才强调矢量组织吧,在大范围内尽可能地建立共识。

  这看起来不是一件容易事,但你却可以很轻易在市场上找到反面例证,有的企业实现步调一致,比腾讯、万科更轻松,例如恒大、京东。恒大并没有经过很多内部讨论,也不需要所谓的管理灰度,就大开大阖式地展开了多元化,从早期的消费品,到近期的新能源汽车。而京东,几乎只是刘强东的一个决定,数名VP、数千名员工就被裁掉了。

  这些企业难道就不需要共识了吗?我花了不少时间来思考这个问题,发现这些企业有一种天然共识,那就是老板。许家印持有恒大的多数股权,而刘强东的持股比例虽然不算高,但他的投票权还是在股东层面有压倒性优势。所以,这些老板的意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方向。

  某种程度上,中央集权式的管理,提高了企业的决策效率。比如恒大和京东,不需要像万科那样,以文选人,再开它十几次会。但这也让企业对金字塔尖的那个人,强依赖。例子都是现成的,恒大在消费品和FF上的投资,非常失败。当刘强东陷入明尼苏达事件中,京东也被拖入了泥潭。

  就像硬币,凡事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所以很难说,以老板为中心的天然共识,经过民主讨论的广泛共识,究竟哪个更先进。这些企业都在长期发展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论。

  核心还是得有一个共识。近期采访中,还有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我们知道走着走着就会走偏,试着试着就会遇到障碍,所以一定要先有原则,遇到问题就回过头去看,虽然不一定理解,但还是要这么去做。”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王芳洁)

搜索更多: 京东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