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消费者对送货到家“不感冒”
到家与收入成正比,与年龄成反比
对于行业关注的“到家”需求,我们也做了调研。数据显示,80.41%的消费者愿意到实体店购买生鲜;64.08%的消费者表示不需要配送到家。一些前置仓或者到家业务的逻辑认为,只要将消费者培养懒惰,让他们习惯于送货上门,到时候再收取一定的物流费用。就像当年外卖渗透快餐领域一样。
我们对于消费者是否愿意支付一定的配送费用进行调研。从年龄构成和收入维度来分析,年纪越大对配送到家服务的需求越弱,收入越高为配送到家服务付费的金额越高。45岁以下且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消费者是为配送到家服务买单的主要群体。39.18%消费者可以接受每单收取5-10元的配送费用,20元则是消费者愿意为配送到家服务支付费用的上限。
不同收入群体对生鲜到家服务的需求
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对生鲜到家服务的需求
不同收入群体愿意为生鲜到家额外支付的费用
不同年龄消费者愿意为生鲜到家额外支付的费用
生鲜的三大基本需求
新鲜、便利、便宜
是哪些因素左右着顾客是否到店消费?《第三只眼看零售》对此也进行了调研,我们发现,在产品新鲜程度、购物环境、采购距离及便利性、品牌及口碑、服务态度、价格、能一次性购买齐全等几个选项中,消费者认为影响其生鲜购买决策得分最高的分别是,产品新鲜程度、采购距离及便利性、价格以及一次性购买齐全。
归纳起来,我们认为,消费者对于生鲜的基本需求是新鲜、便利、便宜、一次性购齐。事实上,一次性购齐也可以归纳在便利性中间(它包含与消费者的距离、结账时间、停车便利、品类齐全等多方面因素),所以消费者对于生鲜最基本的诉求就是新鲜、便利、便宜。
决定消费者来店购买的要素排名(1-5表示影响程度从低到高)
用户习惯仍待培养
有生鲜切配需求,但付费意愿低
为了适应人们快节奏的生活需求,不少零售企业提供净菜服务,提前将菜品清洗、切配并包装好,从而减少烹饪准备环节。然而,我们的调查显示,72.33%的生鲜消费者却选择散称蔬菜。
综合收入水平分析,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的消费者拒绝净菜的主要理由是价格贵,而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消费者则担心品质,并表示不便掌握分量。这说明,半成品净菜市场现在处于培育阶段。
即便仅有27.67%的消费者选择了净菜,但消费者真正的需求并没有被满足。生鲜消费需求调查中,蔬菜切配、切肉、代挑虾线的需求位列前三,消费者更希望此类切配服务不含附加费用。
净菜与散称,消费者更喜欢的购买方式
消费者不选择净菜的原因
消费者对于生鲜商品其他的服务诉求
生鲜品牌认知度低
给企业生鲜自有品牌留下空间
多少数消费者对生鲜产品的品牌缺乏认知。在生肉、鸡蛋、果蔬等品类中,80%以上的消费者表示自己并不知道这三类产品有哪些知名品牌。
国内很多生鲜一般是以“产地品牌”被消费者所认知,比如“洛川苹果”、“台湾凤梨”等。由于各地生产的生鲜良莠不齐,上游供应商没有做标准化的品控和筛选,因此,无论在电商平台还是传统生鲜店里买都无法保证口味和品质的稳定,也因此很难形成自己的生鲜品牌。
但这给零售企业推出生鲜自有品牌留下空间。以以盒马为例,盒马APP显示,盒马推出了包含蔬菜、豆腐、肉禽、水果在内的44款自有品牌SKU。日日鲜系列产品,均只卖一天、采用七个数字和颜色来代表不同的日期,让消费者对食品日期一目了然。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生鲜消费是一种朴素的刚需。消费者一日三餐离不开生鲜供应。一些研究者将其称为万亿规模的赛道,如果仅从总量来看,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深刻认识到,生鲜消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大上”,它是一种质朴的基本诉求。
生鲜的主流消费群体是一些善于精打细算的家庭妇女,她们更在乎商品本身的价值,比如品质、价格、便利性等。虽然一些高端消费者对于商品之外的附加值有所需求,比如配送到家、切配菜、良好的环境和服务等,但这部分群体占比不够大,不能成为主力消费者。也就是说,我国生鲜消费者还在“初级阶段”。
来源: 第三只眼看零售 作者: 刘韵甜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生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