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盒马鲜生在各地的快速扩张,店铺之间就形成了网络效应,出现了“盒区房”的概念——2019年3月份甚至出现江苏常州某小区业主因为开发商没有兑现“引进盒马鲜生”的承诺,而怒拉横幅,要求“还我盒马”。
同时,基于店铺分布和既有的外卖基础设施,盒马鲜生实现了以店铺为节点的3公里内30分钟免费送达。
这些消费者能看得到的东西,在零售圈都是表象,支撑这些表象高速、高效运作的都是在消费者看不见的中台和后台——不把这些资源拿出来、匹配好、协调好,类似盒马的模式根本就是空中楼阁,所有的投资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也正是一些类盒马模式在经营过程中问题频出的核心所在。
新零售就是不断开拓“第二曲线”
经营好客户、满足他们不变的需求之后,才能发现新的需求,而不是“觉得消费者有一个新的需求,然后满足它”——在产品圈,这叫“伪需求”。
3年新零售实践后,中国的新零售探索其实已经进入了2.0阶段,2.0并不是对1.0的否定,而是进化:通过几年线下的实践、经营,这时更完善的数据来源、更深入的面对面客户沟通,补全了传统电商对消费者理解的短板,帮助零售商更好地把握核心消费者需求的演化趋势,同时能够开始延伸到新顾客群体之中。
比如,盒马鲜生的出现,本身就是踏入实体零售行业的“第二曲线”——不是在传统的零售经营方式(即“第一曲线”)里连续性地进步,而是非连续性地跃迁到第二曲线里,进而取得十倍速的增长。
于是,当盒马本身基本跑通后,也开始通过第二曲线进行再次迭代和升级,按照盒马鲜生CEO侯毅的说法,“一套武功打天下”难以适应新的发展阶段,精细化经营将是盒马今年的重点。
伴随着全国150家店铺的落地,盒马就可以关注到更多的消费群体,从传统的年轻人、家庭,可以进化到民生方面,包括老年消费者的诉求、“五环外消费者”的需求等。这时,就可以针对他们的独特需求,为他们提供独特的业态店,而不是一味的开传统大店。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条自我进化的道路上,盒马一直在迭代,通过“小分队”快速试错,孵化出F2、小站、盒马菜市等多种业态店,探索更多业态形式,服务处于不同场景和需求环境中的消费者。
这才是新零售的本质,先经营好既有消费者,这是一切零售、新零售的基础,同时在不断迭代、进化的过程中进行测试、试验,找到新的方式、业态服务老顾客、吸引新顾客,而不是在既往的经验、店铺数量等方面“一条路走到黑”。
(来源:王子威@零售威观察 文)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新零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