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社区团购是真便宜,而消费者一定会比价
消费者和团长一样精明,团长们会看谁让他赚的多,而消费者们会看谁让他花的少。
以同样的丹东99草莓为例,有些团购渠道能卖15元/350克,而其他一些线上的渠道可能卖28元、30元/350克。你可能有一百个专业的理由来解释这个情况,但消费者可以通通不去理会。
所有利用信息不对称赚取超额利润的机会在互联网里都会被压缩,而在社交关系网络下,这种不长久会进一步加速。
5
谁都可能来抢生意
分佣模式的社交电商是社区团购最直接的“搅局者”,他们举手之间就很轻而易举的“偷走”社区团购的群流量。
分佣分销直接瞄准私域社交流量,社区团购帮助团长们将其私域流量进行重新整合与扩大后,团长们很难抵制分佣制社交电商“一键转发”这种懒人式赚钱方法的诱惑,尤其是当它还有类似锁粉这种设计的时候。
6
物业和业主不是天敌
在我们卧底行动的可视范围内,物业做团长和群主的群是最活跃的。
由物业发起的社区群,天然比居民发起的社区群多出很多话题:公共设施报修、物业服务呼叫等等,不要小看这多出来的一点点内容,对于正在走向死亡的群来说,这些互动等同于救命。
单独见面和私底下交流场景中的物业VS业主敌对情绪,在线上微信群这种相对公开的半封闭场景中会被下意识的克制:物业们在办公室和服务窗口里的傲慢很容易被作为卖家的淘宝客服式亲切话术和顾客是上帝的思维取代。
与物业类似的还有快递代收点,事实上,目前快递老板做社区团购的数量可能要超过绝大多数人的想象。
7
去团长化
社区团购模式下,团长、公司和消费者共同分配被节省下来的利润,三者相互成就又相互博弈。团长们千方百计的流量变现最大化、固守自己的流量领主权的同时,公司和消费者都在自发的去团长化。
消费者去团长化的表现是对进入平台的路径越来越短,团长对他们的作用到后期可能仅仅是作为一个提货点;公司的去团长化在目前阶段依然表现为“让团长更轻松的赚更多钱”。
来源: 鲍跃忠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社区团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