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中国向个人买家的大门正在缓缓关闭。
据路透报道,亚马逊称正通知商户,从7月18日起将不再运营中国国内市场业务,并停止向商户提供服务。这与日前国内风传的“亚马逊退出中国”的消息相互映衬。其败走中国,几成定局。
但将此次调整直接称为退出中国,仍旧有失偏颇。
根据亚马逊中国官网的介绍,目前亚马逊中国主要包括四块核心战略业务:跨境电商、物流、Kindle阅读、AWS云服务。本次面临关闭裁撤的,仅仅是物流业务与核心战略之外的个人零售电商业务,其他业务均正常运作。
而个人零售业务,即个人买家可使用的亚马逊中国网站(下称中亚),其市占率早已跌入1%以下的死亡区间。在历经多次决策失误后,该业务已成鸡肋,被美国总部所放弃,并不意外。
跨境电商中的海外购与全球开店业务,则不在此次裁撤范围。其中,中亚的全球开店业务对亚马逊的贡献尤为可观。早在2017年前,中国卖家在亚马逊全球跨境平台中的占比就已超过四分之一,而如今,这一比例极有可能接近半数。
这块B端跨境业务中,中国卖家的能量超乎想象。考虑到亚马逊对第三方卖家采取收取服务费模式,仅2018年,中国卖家对亚马逊全球贡献的营收至少在数十亿美元级别,亚马逊并无放弃该业务的理由。
除此之外,仍在华扩展的Kindle与AWS云业务,也将持续运作。
亚马逊并未退出中国,短期内也绝不会退出中国。在入华15年后,亚马逊在中国的战略版图早已发生改变,电商已不再是它的全部。
只是可惜的是,这家高傲的“外来户”在持续错过中国互联网红利后,最终还是将本是行业先驱的个人零售电商变成了先烈,扫入了历史的暗角。
中亚败退:反应缓慢、不接地气,中国团队毫无决策权
如果追溯前身卓越网的历史,中亚已经在中国存在了20年。
作为中国第一批电商,成立于1999年的卓越网,在2000年就已经涉足了电商业务。作为对比,三年后的2003年,淘宝上线,四年后的2004年,京东网站上线。
占尽先发优势的卓越网,在雷军操盘下,以图书起家,逐步开始扩展计算机光盘等电子产品的售卖,到2004年,已经成为与当当齐名的中国主要电商网站。
也正是2004年这年,亚马逊将目光投向这家刚刚兴起的中国公司。当年,亚马逊总部向卓越网派遣了一支由全球副总裁带队的调研团队,9月,以7500万美元的收购价完成交割,随后一年,绝大部分管理层被清洗出局。
这是卓越网作为中亚的开端。但有趣的是,至少在名字上,卓越网仍然是卓越网,直到2011年,这家老早被亚马逊收入囊中的网站才扔掉“卓越”,正式更名“亚马逊中国”。
这时,距卓越网被全资收购,已经过去了7年。
慢,是中亚从卓越网时代就给人刻下的印象。品牌的缓慢演变不过是一个缩影,堪称“佛系”的管理风格,让人们很难从中亚看到任何互联网草莽时期本该看到的癫狂与冒进。
但这可能并非中亚管理层一开始的本意。2007年,中亚破天荒的为Z.CN打起了广告,以期在当年激烈的电商竞争中突围。那年,淘宝淘宝网全年成交额突破400亿,京东则拿到今日资本千万美元投资后正式向全品类扩张。
作为先驱的中亚,有点急了。
但这支广告并未成为开启反攻的号角。接下来数年,这项广告投放屡次成为亚马逊总部的批驳对象,总部并不想对中国市场进行投入,成本控制变成了高悬在中亚管理层头上的利剑,谁也起身不得。
几乎与此同时,被总部高度掣肘、几乎毫无决策权的中亚,成了中国电商市场价格战最坚定的反对者。
直到2011年,时任亚马逊中国总裁的王汉华还在狂吐口水,“价格战就是大忽悠”,“消费者比以前成熟多了,冷静多了”。
但事实却是,中国消费者就是爱吞这一剂“忽悠”。当消费者最终冷静成熟的时候,缺席了几乎所有电商大战的中亚,早已被人远远抛在了脑后。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亚马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