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这一年,人和商业以14.7亿元港元收购了位于杭州3个农产品批发市场,以54亿元人民币向控股股东的联系人收购集团当时正在运营的7个市场的土地及房产(哈达收购)。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人和商业及其附属公司(集团)在中国7个城市运营1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
2017年,人和商业亏损1.27亿元人民币,营收9.88亿元人比,同比减少1.36%。
人和商业股价从年初至今,一直在0.26港元-0.4港元之间徘徊。截至2019年4月15日,人和商业总市值约为154亿港元。
第二,人和商业全资附属公司哈尔滨地利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收购部分“地利生鲜”股份,成为股东之一,并不控股。
人和商业同样能借助地利生鲜的门店资源及采购、储运及生产加工能力,但仅是以合作的方式出现。
有一家香港上市公司、同时又具备批发市场资源优势的股东背书,无论是地利生鲜独立融资抑或寻合作伙伴共同发展,无疑都会更具优势。
第三,收购未能成行,地利生鲜独立发展,寻求新的融资及合作或单独出售。
其实,地利生鲜的核心优势除了门店网点资源外,其门店运营能力、自己的采购团队、冷链物流、仓储能力、食品生产及加工基地等都有竞争优势。如果独立在”东北区域”以外,以地利或新的生鲜品牌进行融资还是有可能的。更关键的是,地利生鲜母公司的资源优势,诸如批发市场等可不仅仅局限于东北。
如果地利生鲜仅囿于东北区域,若想在融资方面有所突破还是很难的。毕竟,“投资不过山海关”不只是说说而已,至少截至目前,《灵兽》也很少见到有东北的生鲜品牌获得大的融资。
但无论结果如何,地利生鲜都是一家具备一定品牌知名度和门店网点资源优势的区域生鲜连锁品牌。
-3-
《灵兽》获悉,地利生鲜高管正积极对外洽谈合作事宜。
实际上,地利生鲜投资控股了包括沈阳地利、贵州地利、辽宁地利、吉林省地利、大连地利、北京地利等8家子公司。
2016年左右,地利生鲜先后收购了“闻氏生鲜”和“印双杰”,并将地利、闻氏、印双杰三大生鲜品牌将统一为“地利生鲜”,使门店数量迅速增加。
正是通过并购,地利生鲜快速做大,并在东北区域形成了初步的密度覆盖和一定知名度。
天眼查的数据,2017年,地利生鲜销售总额为27.7亿元,利润总额2651.56万元,净利润1986.64万元,负债总额为3699.54万元,资产总额为1.31亿元。
目前,地利生鲜门店在300家左右,主要集中在东北。其在东北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但跨出东北区域后,其表现平平。
以北京为例,地利生鲜进入北京市场已达7年,但仍未实现盈利。
2018年,时任地利生鲜董事长的栾元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北京房租成本高,同时消费者又对价格又不敏感,与东北市场完全不同。
地利生鲜在东北能够快速扩张除了并购外,彼时还有其母公司地利集团经营批发市场的优势,使其生鲜商品有足够低的价格。
地利生鲜是人和集团(人和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地利集团(即地利农产品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原地利生鲜母公司)所属的社区生鲜零售业务(孙公司)。
地利集团在中国投资运营了18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物流园,有30多个仓储中心;每一天,在地利的各大市场,有超过4万家批发商和10万家采购商。
同时,在农产品市场经营和流通的基础上,地利集团开展了资产管理、农副产品零售、生态农业产区、营养配餐等业务。
2015年,地利集团将农产品产业中的寿光地利、哈尔滨哈达等8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物流园经营业务以轻资产模式注入在港上市公司人和商业(01387.HK)。
人和集团以商业地产开发运营起家,并逐步涉足农产品流通、文体、房地产、金融(银行、保险等)等产业。
地利生鲜备受关注,除了社区生鲜赛道被资本热捧外,其母公司的资源优势,亦是一大考量。
在雄厚背景的支持下,使地利生鲜通过并购实现跨区域、借助农批等价格优势实现扩张成为可能。
但这种从“上游原产地直采+批发流通+加工生产+终端门店”的方式能否跑通,还要靠时间的检验。
来源: 灵兽 作者: 楚勿留香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生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