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漏斗
任何用户在做购买决策前都有一个认知过程。因此根据用户的认知阶段,需要对于流量做好相应的规划。
这里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营销漏斗的概念。
即推动用户从不知道-->感兴趣-->最后购买-->成为忠实用户的过程。

处于不同阶段的用户,具有不同的心理诉求,需要匹配不同的营销内容和渠道。这就是营销漏斗的设计,匹配好人群定位,广告内容和推广渠道。好的营销漏斗,可以非常自然的帮助客户,从不了解,到感兴趣,最后到购买的全过程实现自然的过渡。

(真实的销售漏斗示意图)
其次说到转化率。影响转化率的两个因素,一个是落地页的质量;一个是流量管理。
对于平台产品/店铺页面上影响转化率的因素,比如产品描述,产品图片,产品的属性等等,卖家也只有相对比较小的空间来做出一些文案和描述方面的优化。
客户如果访问了你某个产品页面,但客户却并没有下单,那么基本可以说,这个客户就流失了。你几乎没有什么办法再把他请回来再考虑一下。
对于独立站来说,就不仅仅是一次性Yes Or No的转化率了。独立站相对于平台来说一个有利的因素就是用户的数据。独立站可以通过各种营销追踪的工具,以及站内的营销漏斗的设计,搜集客户包括客户的网站访问行为,商品浏览行为,加入购物车行为,放弃购物车行为,邮箱地址,电话号码等等非常丰富的数据。
比如对于所有曾经访问过网站但又离开的访客,可以进行持续的再次营销。并且可以很灵活根据其曾经访问过的内容,做到营销内容的千人千面,最大程度提升转化率。

而在页面内容优化方面,可以做非常多的灵活的板块调整,内容替换,色彩搭配,活动促销等等非常丰富的A/B测试手段,从而找到最优的策略。

第三是客单价:客单价指的是单次客户购买的金额,不一定等于单个产品的单价。
提升客单价的有效方法包括交叉销售,和增加销售。简单的说,就是根据你买的产品,推荐其他和你购买的产品相匹配或者补充的产品。
对于平台来说,用户买了卖家A 的产品,在结账之前,系统推荐的大都不一定是A 卖家的产品,而是其他卖家相近的产品。在平台内提升客单价的方法差不多只有一种,就是提高商品价格。而这往往会导致商品的吸引力降低,从而降低销量。
对于独立站来说,交叉销售,增加销售都有非常成熟的玩法。可以通过一些很灵活的销售漏斗的构建,帮助客户从一个很小的单价的产品先购买。再对于这些确定下单的用户,在站内,进行一些交叉产品的推荐,持续提升单次订单的金额,即客单价。
有了前面的积累,最后我们就到了揭晓独立站真正赚大钱的秘密的时候了。这就是:
复购!复购!复购!
复购从字面意思解释就是重复购买,通过客户重复购买,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而复购之所以是真正赚大钱的秘密,是因为:
获取复购的成本很低,部分复购几乎是0成本!
想一想前文我们分析的Gearbest的那些60-65% 的免费流量。按1个月1.22亿的访客来算,每个月就有7500万以上的免费流量。你说,他能不赚钱吗?
和复购相关度非常高的另外一个词,叫LTV(客户终身价值),就是从每个客户身上最多能够赚取的长期价值。
当然,我们算客户的终身价值,往往也并非算一辈子。一般会根据产品或服务的周期来做一个估算。常见的会以一年作为计算。
简单的举个LTV的例子。比如我中午经常在我们公司楼下的日料店吃炒饭和乌冬面,连续吃了一年多了。店里的服务员早就已经认识我了。前两天给我说,陈先生,你现在有4000多积分,可以换几个刺身碟子啦,要不要换?一块钱积一分,我在这个店里的LTV按一年来算,就是4000多块了,也算是一个大客户了:)
因此,做好营销漏斗的设计,积累用户的数据,促进复购,深入挖掘客户的终身价值。这才是众多优秀独立站能够成功盈利的秘诀。
给王总的建议
回到王总的这个案例,王总的网站如果要能成功,我给的建议如下:
01网站产品需要丰富一些,并且最好有一定的相关性,让用户能够有交叉购买和重复购买的机会。
我建议他们重新梳理一下网站的定位,希望面向什么用户群体,提供什么产品,丰富网站的产品分类,清楚定义网站的定位。
比如,根据滑板车一般来说需要一定的保护装置的特点,首先能否在滑板车这个细小产品分类上进行拓展。除了主机外,拓展一些周边的配件产品。比如头盔,手套,护膝,水壶等等。增加单次购买的客单价和重复购买的可能性。(配件容易损耗,且配件可以多样)。
第二,考虑是滑板车是男孩子户外运动的其中一个产品,是否可以这个品类上进行一些其他运动产品的拓展。比如平衡车,户外帐篷,自行车配件,游泳,划船等的装备等等。
第三,考虑到王总说的滑板车都是家长作为礼物买个孩子的,可否考虑在针对小男孩的礼物这个需求方面做一些拓展,比如针对海外8– 16岁孩子最爱玩的一些玩具等做一些品类拓展。比如遥控飞机,模型,编程类产品等等。
类似还有很多的思路可以拓展,关键要和他们自己的供应链资源做一些匹配。
02在营销方面,不能仅仅依赖Google关键词做简单的获客。最好能够在上述我们聊到的流量管理的方面,做一些更精细化的规划。搜集用户的数据,实现用户LTV的深入挖掘。
小结
总的来说呢,独立站是一条通向阳关海岸的荆棘之路,走起来没有那么容易。更远远不像平台那样上产品,打包卖货那么简单。但如果以正确的方式去不断学习和探索,并且积极的做尝试,在许多细分市场上都有积累自有用户群,做成垂直小品牌的好机会。
来源: 36氪 作者: Angie.D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跨境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