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认为:拼多多在供应端的优势是给商家、品牌方提供了全新的增长机会,以及更高的投入产出比(ROI)。截至2018年底,拼多多平台已经拥有超过360万活跃卖家,较2017年的200万接近翻倍。
近期,拼多多正在说服商家扩大每个类别的产品种类。商家普遍表示,相较其他电商平台,拼多多提供了更吸引人的投资回报率。
但瑞银认为,这一差距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相对缩小。不过,也有相关业内人士则指出,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关系,是部分大品牌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瑞银认为,基于零售商和品牌商的高投资回报率,这个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2018年双十一期间,拼多多的日活用户为1.19亿
薄弱的公众沟通能力成发展短板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平台声誉是拼多多的主要短板,这主要出于公众对于拼多多平台山寨、伪劣商品问题的既有成见。
自IPO以来,拼多多在打击山寨、打击假冒伪劣等方面取得了进步,并且始终保持对售假商家的严厉处罚。但薄弱的公众沟通能力,是拼多多声誉短板的重要原因。直到现在,公司依旧没有采取更多有效措施让商家和消费者了解平台为此所做的改进。相较之下,拼多多在平台形象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瑞银分析认为:从长远看,拼多多所推进的C2M模式,以及商家和产品扩容所带来的高强度竞争,将自然解决山寨和假劣问题。“虽然拼多多仍处于C2M战略的初级阶段,但我们相信,基于庞大的持续增长的用户数和持续改进的广告(流量匹配)技术,拼多多可以持续吸引更多高质量的商家。”
扶持国内优质产能从“白牌”到自主品牌,是中国电子商务最大的机会。从这一点看,拼多多的C2M模式,将创造一系列品牌,和广阔的新需求。
目前,中国的制造业正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制造商和工厂都渴望并且尝试自己的品牌。2018年12月,拼多多正式推出“新品牌计划”,打通生产与需求之间的信息流,帮扶优质代工厂连接国内需求,并迅速在制造业内掀起热潮。
瑞银方面称,拼多多的C2M模式,将逐渐取代“让利促销”,成为平台的核心驱动力,在这条正确的道路上,拼多多刚刚起步,尚不能言成功。
社交电商为拼多多带来另类标签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用户对于拼多多的一个另类标签,是“最有趣的购物场所”。尽管“拼团”只是拼多多的表象而非主要增长动能,但“拼团”的游戏性和社交性,创新了电商交互模式,有效调动了用户的参与时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用户活跃度将逐渐转化为购物支出。
瑞银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很多用户倾向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购物体验,拼多多是一个能够很好满足社交需求的电商平台。
报告中,拼多多还存在几个“重要的不确定的上行空间”,比如孕育一个高端平台。瑞银表示,拼多多最终可能会开设第二个高端平台,但这个平台一定是专注国内品牌,而不会关注国际品牌。“然而,鉴于阿里巴巴(对于品牌商)的主导地位,即便这份主导力正在下降,但在目前可见的范围内,拼多多要创造一个更高端平台依旧不太可行。”(文 /M.Q)
来源: 亿邦动力网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拼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