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森马电商与阿里巴巴旗下跨境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签署出海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加码国际市场。
森马电商总经理邵飞春表示,品牌在2016年就开始了全球化布局,但此前,海外市场,更大的意义在于“消化库存”。如今,随着品牌自身的发展,以及“国潮”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以森马为代表的传统中国的服饰企业,也进入了国际化布局的2.0阶段——品牌输出。
事实上,不仅仅是森马,美特斯邦威、海澜之家、波司登等80、90后耳熟能详的国货品牌,都以不同的节奏开始了海外布局。对这些品牌来说,国内市场的红利期已过,不仅自身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在曾经如鱼得水的三四线城市,也面临着H&M、优衣库等国际快时尚品牌不断“下沉”的挑战。不过,在东南亚等海外市场上,中国服饰品牌却依然可以享受到快速增长的流量。
曾被国际大牌“逼上梁山”
翻开森马的发展史,不难发现“三四线城市”“电商”“童装”这几个关键词。
创立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森马,曾和美特斯邦威、班尼路等本土服饰品牌一起,成了“潮流”的代名词。在快速发展时期,森马在全国的门店一度高达4420家,还曾邀请到谢霆锋、Twins,甚至当时最火的韩国明星李敏镐代言。
然而,一路高歌猛进的势头并没有持续太久,森马就遭遇了关店潮。2012年开始,国产休闲服饰整体疲软,而森马曾在一年内就关闭了400多家门店。
在探讨产品销售下滑原因时,森马总结了两点:一是电商冲击,二是洋品牌冲击。
随着优衣库、Zara、H&M等国际快时尚品牌相继入华,森马们也看到了差距:除了设计、品牌等软实力外,这些国际品牌在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硬实力,也远超国内同行。当时,森马的供应链系统在国内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其前导时间(产品从设计出来到销售的时间跨度)大概在2—3个月,而Zara和H&M只要2周。
除此之外,与大部分中国服装企业一样,森马当时还深陷库存泥潭,主营的休闲服饰营收从2012年开始,经历了连续两年的下滑。
这一切,都迫使森马进行了一场破釜沉舟的改革。
一方面,品牌开始在电商上发力,奉行“多渠道战略”;另一方面,森马加大了童装领域的投入,打造了巴拉巴拉等知名童装品牌,抢占行业制高点。
与此同时,森马开始局部渠道下沉,避开了一二线城市里,和国际大牌的短兵相接。2014年起,森马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三四线城市发展上,公司整体服务、优势资源也向三四线城市店铺倾斜。2018年,森马旗下最为亮眼的童装板块,线下最主要收入来源是二三线城市,而品牌公开表示,三四线城市,将是该板块未来的重点拓展方向。
依靠电商发力破局,深耕三四线城市的战略,为森马带来了理想的业绩。
2018财年上半年年报显示,森马营收55.32亿元,较去年同期涨24.80%;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上涨25%;电商业务的增长,则超过32%。
如何成为东南亚市场上的优衣库?
不过,在财报中,森马并没有避讳眼下的挑战。其中,国际品牌渠道下沉,是森马面临的最显而易见的挑战之一。
“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正在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下沉。本土品牌面临中国消费持续增长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消费快速变化、零售渠道变迁、互联网消费崛起、全球化竞争加剧等挑战。”2018财年上半年年报中,森马如此写道。
不过,相比“增速相对放缓”的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上,却有不少地区正处在快速扩张的流量上升红利期。森马电商总经理邵飞春专门提到了东南亚,表示在那里,很多国家的人均年龄还不到30岁。“不到30岁!这绝对是让零售品牌眼睛为之一亮的数据!”邵飞春感慨。
早在2016年,森马就开始了国际化的布局,包括入驻东南亚第一电商平台Lazada等,希望能把握全球范围内消费升级的机会。
在邵飞春看来,森马在海外市场上,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森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