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8日被代购们称为史上最惨的一天。在上海浦东机场T2航站楼,海关工作人员在晚上10点左右关闭了免申报通道。这意味着所有过关旅客的行李都需要过 X 光机安检。当晚抵达浦东机场的代购们有上百名,据当天现场流传出来的消息说,有个男生带了几块总价178万的名表,被海关工作人员发现后,他在海关办公室下跪求情,还是没能逃脱被缉私队羁押的惩罚。
“那天之后,我朋友圈里的韩代都暂停了一段时间,我本来订了国庆往返韩国的机票,最后还是退了。”王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如果真的按照50%扣税,别说飞一次血本无归,自己大半年的生意都白做了。
没有了代购,以后只能买高价货?
主打奢侈品代购的刘钰在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等国家雇用了数十名留学生作为买手。她与几个朋友一起打理微信、微博、QQ等账号负责接单,买手们负责将订单中的物品买齐,通过物流寄到香港,再由水客们将物品过关带到深圳后后分寄全国。
“信息越来越透明,随着国内电商品平台和海淘的兴起,做一般物品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大家都知道这个东西原来多少钱。只有奢侈品不一样。”刘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随着这些年的积累,包括她在内的多个买手都已经成为一些品牌的VIP客户,常常有一些内购折扣。除此之外,针对一些相对热门难买到的物品,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先渠道。如此一来,生意自然越来越好。
在代购的圈子里,刘钰的代购生意俨然已经小有规模,但最近一年以来,刘钰也感觉到代购生意已经越来越难做了。
首先面对的壁垒是奢侈品牌对于代购们的限制。在巴黎,一些品牌已经规定凭一本护照一个月只能买一款包,部分品牌甚至会翻查你的购买记录,同一款包半年内禁止再购买第二个。对于一些代购的熟面孔,一些店铺直接开始禁止售卖。
海关的检查也越来越严格。就在2018年7月,深圳海关开始在口岸的海关通道加装人脸识别系统,过客过关时间、次数与退港记录等信息全部被抽查,15天内出入境超过一次的游客,只被允许放行旅途必备品。这意味着水客们越来越难将东西带出关了。
刘钰告诉记者,她很明白自己做的生意等同于“走私”,其实每一天的日子都是在“走钢丝”。“代购其实很辛苦,扫货的时候一天下来都没时间吃饭喝水,关键是提心吊胆过日子,每个人都知道一旦被抓是有可能被判刑的。”
在她看来,即使因为电商法大家不做了,也很难杜绝代购这种行为。“有些东西国外确实是便宜,现在谁的朋友圈里没有几个代购啊。就算现在出国的人越来越多了,你也不好意思每次都拜托朋友帮你带。我觉得代购很难被真正取代掉。”
王芳则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代购其实促进了一些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比如澳洲的保健品、德国的滤水器等等,这些都是先通过在当地生活过的代购们了解、 推广,才逐渐地被国人所熟知。尤其是一些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产品,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同样会在国内产生购买需求。“比如YouTube上美妆达人常常使用的一些小众化妆品,国内还没有这些品牌,想要购买只能通过代购这一个途径。”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注意到,虽然《电子商务法》已经正式施行一个月有余,但在朋友圈广为流传的“封号”并没有真正在代购圈子里发生。在王芳的代购群里,熟识的几个韩代还在继续一周一次来回中韩的代购旅程,刘钰的微信号还在正常刷屏、接单,持续运营。王芳告诉记者,自己打算再观望一段时间,如果顺利的话,春节前一周自己可能会考虑再飞一次韩国。
“这次会谨慎一些,有些东西不方便的就不带了。先看看风向吧。”王芳说。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王芳、刘钰均为化名)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共2 页 上一页 [1] [2] 第1页 第2页
搜索更多: 代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