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美团只有针对C端的现金贷产品-美团生活费,2016年11月拿到牌照后开始发力to B产品-美团小贷,商家笔均贷款做到7.2万元的规模,加上改造商家支付系统的收银柜、收银机、条形码扫描仪,再通过快驴进入并接管供应链,美团逐渐把自己变成了与商家的利益共生体。这种伴生关系一旦形成,商家切换平台的迁移成本将会非常高昂,饿了么之所以选择重启有菜,并借力于蚂蚁金服的金融平台,说明认识到了这一威胁。
这也是为什么刚刚结束的外卖产业大会上,美团喊出110亿商家升级计划后股价就收涨近10%,可以看做市场认可了对B端的深耕。
4、商家如何在平台上自成长。
美团和饿了么都在谈商家赋能,背靠阿里的饿了么试图回归烧钱竞争,美团则希望拉着优质商家创造玩法。
比如,大家都想把自己的系统植入到商家后端,这样做的价值显而易见,关键是成本如何分担。美团希望从后厨到前厅、线上、线下做全面改造,而且愿意出钱参与,可以算是去年强调的营销、IT、经营、金融、供应链、配送六大赋能的升级版。
大家也都看到了外卖行业在市场下沉、时段扩张和个性品类上的变化,但到底如何做好针对性服务?
美团的答案是平台和商家各司其职,平台要做的是完善基础产品工具,通过深度学习做个性化推荐、优化下单的流程体验,让商家有能力专注在食品本身。
美团和饿了么都在思考如何影响今天的年轻人。
中国在线餐饮的渗透率虽然有天花板,但至少还有两个增量空间,一是三四五线城市以及小镇经济的崛起,二是95后、00后消费群体的加入,很多聪明的商家早就玩起了抖音或是小程序营销,但平台才是效率更高的主体。
饿了么试图用补贴的方式,用阿里的生态优势拖垮美团,但后者也有自己的计划,所谓110亿商家大礼包中就有一个行业大营销的分支,希望把餐饮行业从孤立的个体状态中解决出来,实现从消费者到行业的品牌塑造,通过整合后端流程以及青山计划,把食品安全体系建立起来,完成平台商家的系统包装,以便有效应对客群和需求的不断变化。
在扶持商户方面,饿了么选择简单的、分区域的、一次性的给予商家补贴,美团选择推出先锋商户奖励政策,把利益返还给到真正在产品和运营上有突破的商家,美团希望通过资金奖励和资源配置,支持优质商家的规模性复制。
外卖行业的B端大战只是刚刚鸣枪,大家都是探路,硝烟未必炽烈,结局生死攸关,毕竟这一次的胜利者将由商家决定。
(来源:二说)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外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