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阿里通过低价造出“双11”,打着“全球购物狂欢”的口号,彻底激发了消费者的网购积极性,剁手党们找到了一个合情合理、又充满仪式感的购物时刻,商家们也找到了一个用低价绝杀对手、赢得市场的法宝。
十年后,流量触顶,传统渠道收缩,存量、增量疲软......这些成了双11老生常谈的话题。而从消费者端来看,购物津贴、跨店满减、分享红包等各式花样的套路,也纷纷让剁手党和吃瓜群众们直喊:“累觉不爱”。
在消费升级的当下,历经十个“双11”后的“剁手党”们,热情渐渐消减,开始对“双11”表现“乏力”之时,95后、00后更年轻的群体,却逐渐“上位”成为新一代“双11”剁手主力。
从一个人的光棍节到全球购物狂欢
作为一位有明确需求了才会去购物的理智型消费者,对双11的印象还停留在上大学那会儿。犹记得2012年的双11,两个舍友借着学校超烂的网络,在临近宿舍熄灯的前一刻,终于拍下两件打了五折的一样的紫色大衣,然后兴奋地睡不着觉。那是记忆中双11最热闹的一回。
然而于淘宝这家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而言,2012年的双11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2008年4月淘宝网推出专注于服务第三方品牌及零售商的淘宝商城(现称“天猫”),但发展并不如预期,同年底总经理离职,事业部也差点被解散。不过那时马云对B2C业务还寄予厚望:“淘宝商城的交易额会超过淘宝的。”张勇便是这个时候主动请缨,接管了淘宝处在困境中的B2C业务,并为其创造了“双11”这个节日。
在《财经天下》对张勇的一篇报道里,张勇坦言,最初做双11,只是抱着一个非常简单的目的。彼时是淘宝商城诞生的第二年,很多消费者并不知道这个品牌,他就希望能通过一个活动或一个事件,让消费者记住“淘宝商城”。于是他挑出了“11月11日”这个时间,原因是,这一天处在国庆和圣诞节之前,“是一个理想的促销时间点”。
第一届双11的时候,这个“没有发布会,没有预热活动,没有倒计时,更没有明星大腕前来站台”的优惠大促活动,只有十几个人在孤灯下守着。那一年双11仅27个品牌参与,创造了0.5亿元销售额。
2011年,阿里开始提出,把双11从“光棍节”变成“网购狂欢节”。随后双11的成交额直线上升到52亿,其中淘宝商城贡献了33.6亿,完成了历史性的一次跨越。
2012年年初,淘宝商城正式更名为“天猫”(据说这个名字是马云坐在马桶上想出来的),双11也有了更正式的名字,“天猫双11购物狂欢节”。这年的双11再一次震撼了所有人:最终上线1 万家品牌,当日交易额191亿元,其中天猫成交额132亿。此后双11就再也不只是淘宝的品牌活动和网络促销。
2017年天猫双11,总交易额达1682亿元,是首年的3000多倍。而今年的一个数据是,据阿里官方透露,第十届天猫双11已汇聚18万品牌。
经过十年的发展,“双11”已经成为阿里巴巴一年中几乎最重要的事件,开始从一个线上的消费者的活动,变成一个整体的消费者的节日,也是所有电子商务公司和众多线下商场都会参与的全民狂欢。当之无愧于“商业奥林匹克”这一称号。
十年双11之后,消费者热情不再?
于品牌商而言,一年一度的双11已然成为一场不可缺席的战役,为了打好这一仗,很多商家每年夏天开始、甚至提前大半年就开始准备。然而从消费端来看,这个走过十年春秋的节日似乎已经不如从前那样让人充满期待了。
“今年还有打算剁手的吗?”当记者在朋友圈发出这样一个问题时,评论区立刻得到了热烈的回应。
【吃瓜型选手】
“有啊,在看。但没那么激动了。”
“正好缺的时候就买,急的时候就不在乎,虽然觉得双11前会涨价,但感觉双11还是最便宜的。”
“搞不懂天猫复杂的双11游戏规则,该买的还是买了!双11反而是商场促销更有吸引力。”
【吐槽型选手】
“没觉得现在双11的优惠大,以前可是直接五折(无奈脸)”
“看了购物车里的东西价格跟国庆一模一样,国庆当时降下来了,后来价格又上去,现在又降下来了。(黑线脸)”
“自从领券下单,就不期待双11了,双11操作繁琐,看到预付定金跨店满减头就大。”
“现在优惠太复杂了,看不懂。购物是冲动的欲望,冲动就要简单粗暴才成为冲动。当规则复杂了之后,人就冷静了,购物也不冲动了。简单才能促成冲动,深思熟虑都是真爱了~”
“反正这几年双11都不买,没啥优惠,快递还蛮,不如平时买”
“对我们男生来讲,双11是噩梦...希望断网...4g瘫痪!”
共2页 [1] [2] 下一页
赶在双11之前,这些快消品牌都推出了新包装
双11十年洞察报告发布:大数据镜头下的新消费时代
“双11”倒计时前谁更受关注,网易考拉爆款清单泄漏天机
打折促销太老套 双11阿里难舍的是社交流量
你看到的是双11的狂欢 可能是云计算的起源
搜索更多: 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