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菜鸟投资了易流科技。据报道,易流科技已经连接了140多万辆物流车和150多万名货车司机,覆盖了货主、生鲜冷链、电商快递、大型商超、综合物流等10多个细分领域,而且业务范围包括全国及周边亚洲国家、欧美部分国家和地区。
菜鸟这一大动作,无疑使其在物流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又进了一步。而纵观菜鸟从成立到现在的发展状况,可谓是不断在挑战自己,也可以说是在钢丝上行走。
菜鸟的三招险棋
马云曾表示,菜鸟的建设目标是成为中国智能骨干网。而这伟大的目标本应该用十年的时间来完成,结果用不到两年就已经基本建成了。
即使菜鸟提前实现目标,但在踏入物流圈前期菜鸟的三步棋都是存在一定风险的。
第一,菜鸟走加盟式的经营路线。在2013年5月底,由阿里巴巴牵头组建的菜鸟网络中,“三通一达”和顺丰都各自占股了1%。
菜鸟原本想要利用自身的数据优势来走通物流体系,但这一做法,似乎不能被其他物流企业所接受。在菜鸟成立半年之后,“三通一达”暗度陈仓地注册成立了蜂网。据了解,“蜂网”布局的智慧物流与菜鸟网络如出一辙,都投资了物流产业链的上游产业,而且都在公共场所推广布局了智能自助柜。
可以说,“三通一达”抱团这一举措,必然会对菜鸟的包裹流量造成一定的冲击,毕竟中国供应链联盟理事黄刚曾表示,菜鸟的包裹流量大部分是控制在“三通一达”手上的。如果“三通一达”紧抓包裹流量,不开放给菜鸟,那么菜鸟就会减少一大半的数据,有可能就会因包裹流量不足而不能更好的发挥其数据优势,甚至影响到其物流业绩。
第二,菜鸟与“日日顺”合作。据亿邦动力网报道,早在2014年,日日顺就能够实现全国2600区县覆盖无盲区,而且它通过搭建深入到镇、到村的网络,能够为用户提供家电及智慧家庭的解决方案和有保障的服务,并且已在1500多个区县实现24小时内限时达,460个区县实现48小时内送达。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日日顺无论在网点深度、广度,还是配送速度上都存在一定的优势,可以说,确实具备了投放大件的能力。而对于当时的菜鸟来说,或许有点吃不透,毕竟当时它自身还没形成完善的物流体系,就连大部分的普通包裹都需靠“三通一达”来投递。
这么看来,菜鸟还未在小物件投递方面做出色之前,就与日日顺牵手,共同布局大物件的投递,这难免有点操之过急。如果菜鸟在大物件投递的某一个环节上面出错了,就会增大其物流成本,而本来大物件投递的成本就比小物件的高,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菜鸟的成本负担。可以说,菜鸟在还未将小物件投递搭建成自身壁垒之前,这一举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其发展速度。
第三,菜鸟自建仓储。当时,菜鸟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杭州等15个城市低价拿了几万亩地来自建仓储,而此时京东、苏宁、顺丰等物流企业都在拿地,那么菜鸟的几万亩地与他们的相比,可谓是小巫见大巫。
菜鸟从一开始就宣称自己不做物流,那么自建仓储又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因为害怕建设不成中国智能骨干网而做的另外一手准备吗?或者说,菜鸟经不起低价拿地的诱惑?我们无法判断菜鸟的真实目的。
但是市场上大多数物流企业都有自己的仓储,而菜鸟这时低价拿地来自建仓储,不仅可能难以在仓储方面做的比其他物流企业优秀,而且使其与其他的物流企业形成了竞争的关系。要知道,任何一家企业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也不会愿意跟在某个企业屁股后面,使用其他企业的仓储管理方法,甚至不愿丢弃自身的仓储管理理念而去奉行其他企业的管理理念。
总而言之,菜鸟网络入局物流界的三大动作可谓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这无疑会给菜鸟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而菜鸟在这几年发展自己的业务过程中,仍遭遇过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
菜鸟高空飞行,仍遇“数据”气流
经过几年的发展,菜鸟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优势,通过智能化手段促进了物流产业的更新升级。并且,菜鸟布局了五大业务板块,分别为快递网络、仓配网络、跨境网络、末端网络和农村网络。但是菜鸟在壮大自己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问题。
一方面,数据更新的及时性可能无法得到保障。菜鸟利用淘宝、天猫的大数据构建了一张物流信息网络,并且它能追踪到包裹数据,从而进行分析预测包裹到达的时间。然而在面对全球数据不断变化时,菜鸟的更新能力似乎有点跟不上变化的速度。
就拿菜鸟驿站来说,商家要想申请菜鸟驿站,只需要有正规合法的营业执照,并且门店配有网络和电脑设备。正是因为申请菜鸟驿站的门槛比较低,因此加入的商家也会很多。那么此时有可能面临的问题就是各地商家有时会无法及时更新具体信息,导致数据滞后的问题发生。而且如果某个菜鸟驿站的商家不做了,则看不到新的物流数据,就会造成快递员无法找到菜鸟网点,从而导致包裹出现异常。 共2页 [1] [2] 下一页 菜鸟联合鲜生壹号、顺德鳗鱼等地标农业首倡安全溯源,备战双十一 京东物流秀“肌肉”,顺丰、菜鸟怎么看? 顺丰 京东 菜鸟等企业为什么都在搞准时达? 资生堂 麦德龙等大品牌加入菜鸟全球供应链 菜鸟海外邮“十一”服务量暴涨7倍 搜索更多: 菜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