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则用无人机、头等舱赚足了眼球,用无人机从阳澄湖畔将大闸蟹送至附近的京东仓配站点,全程仅耗时3分钟,旨在提升了大闸蟹物流前端的配送效率。此外,今年京东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同样设立了协同仓,缩减中间环节,部分地区消费者甚至最快4小时即可收到货。
天猫生鲜与盒马鲜生则采取了直采的模式,将物流配送控制在24小时内,并且宣称从今日起,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消费者在天猫超市下单大闸蟹后,可享受“1小时送达”服务。
而在一年前,京东实现的是全国48小时达,天猫是次日达。
之所以更快,得益于过去一年各电商玩家在新零售+生鲜电商中的探索。2017年,基于社区的生鲜线下店,成了生鲜电商起死回生的良药,而在今年,这些社区门店也搬到了线上,生鲜类社区电商备受资本追捧。
此类模式实现的前提,便是各电商平台冷链物流体系的搭建完成。前置仓,让原本基于城市的中心仓分散到社区,覆盖半径3公里,保证了配送速度。这些前置仓,正是巨头们自2017年对社区超市大肆买买买的成果。
营销模式更加个性化
在抢夺大闸蟹上,巨头们思路十分一致:控制供应链上游,强化物流,但在下游销售环节,各自套路五花八门。
盒马让你不只吃螃蟹。利用其实体店现场加工服务,贴合各地消费者饮食偏好,盒马推出了多种固定菜品,包括盐焗大闸蟹、香辣蟹、蟹粉XO酱炒饭、干锅香辣蟹等。此外,盒马还推出一款组合式海鲜套餐“大闸蟹神鲜桶”,除了大闸蟹,还含有虾、青口贝、鲍鱼、花生、玉米等。
京东自创“东蟹优选”计划,把众多大闸蟹品牌熔于一炉,意在从源头到品牌,将商家统一在京东生鲜的体系中来。为此,京东为近50个大闸蟹品牌打造并对接了区块链溯源技术,消费者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外包装盒封口处的防伪标签,大闸蟹的产地、生长环境、质量检测报告及捕捞日期等信息会全部展现在消费者眼前。
今年火热的社交电商也没有缺席。作为阳澄湖大闸蟹知名本土企业,阳澄股份旗下的品牌“钳鲜生”与微盟合作,在微信小程序上卖起了大闸蟹礼盒和卡券。消费者想要购买大闸蟹,只需要打开微信,进入小程序就可以预定到今年的大闸蟹。
结语
尽管产量逐年下降,却在销量上让生鲜电商欲罢不能。这会是一个媲美小龙虾的品类吗?
如果说小龙虾的走红,靠的是一套网红逻辑,那大闸蟹则有望成为生鲜电商造的“节”。尽管没有小龙虾的强社交属性,也不能一年四季供货,但正是其当令性强、相对高客单、电商渠道成熟,使得大闸蟹有了成为节庆的可能。
不过,对于冷链物流的极高依赖度,让大闸蟹注定成为属于巨头的游戏。在生鲜电商这片电商最后的“蓝海”,至今尚无一家独大。属于大闸蟹的疯狂,依然还将继续。
来源: 新芽-quinn 共2页 上一页 [1] [2] 每日优鲜进化逻辑:从生鲜电商到生鲜零售商 生鲜电商进入下半场 每日优鲜依靠输血“裂变”市场? 生鲜电商仓储模式 效率和成本的博弈 生鲜电商:线上“已死” 线下重生? 行业洗牌期 生鲜电商扩“外围”品类 搜索更多: 生鲜电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