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格隆汇
京东的“潮起潮落”
早年的时候,当阿里巴巴还只有淘宝的时候,京东找准了阿里的两个薄弱点,一个是假货,一个是物流,这两张牌也正是京东的主打牌。淘宝C2C的模式,对个体商家的控制行为较弱,商户自己负责一切,淘宝没办法彻底的规范卖家行为,卖家从短期利益角度出发,也有充足贩假的动力。而物流方面,更是商家和物流公司的行为,和淘宝没有任何关系。淘宝做的,仅仅是一个出租流量的包租公,是那种连水电网都不包的那种。
而京东通过自营,控制了产品从采购到销售的所有环节,几乎杜绝了假货的存在。战术上又通过传统的3C后和后来的京东超市,拉来了大量的流量。又通过大力发展物流,从仓储到配送,把物流体验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晚上下单早上送到,就问你服不服。
这些阿里巴巴其实是服的,2012年天猫成立,通过直接引进品牌商,让品牌商对自己的声誉负责,把制假贩假的意愿从源头上遏制住,品牌商可不希望砸了自己的招牌。经过多年的发展,天猫GMV占比持续上升,虽然占比还未过半,但是已经成为了阿里巴巴未来里面绝对的核心。
2013年,阿里巴巴建立了菜鸟物流,通过参股四通一达,通过自建、共建、合作、改造等多种模式,形成一套开放的社会化仓储设施网络,可以让所有物流商,不管是骨干网络,仓储还是落地配送等,都参与进来。阿里是最大的客户,同时又自建平台和规则。正所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各大物流公司只得俯首帖耳乖乖听话。
京东崛起的两张牌,都被阿里纷纷按下。从模式上来说,自营的管理是看得到边界的,GMV的扩大从运营到管理都需要投入相应的成本,本质上还是一个倒卖赚差价的二道贩子。而阿里巴巴则还是包租公,和过去的不同一个是引进高素质租客,另一个就是包水电网而已。更像是链家的自如,你只要交钱入住就行。商业模式上,阿里京东胜负已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京东的身后,又出现了一位强有力的竞争者,就是同样是腾讯系的拼多多。如果说阿里从淘宝到天猫是从农村走到城市,那么拼多多就是响应国家的号召,到祖国最贫困的地方去。
2018Q2拼多多活跃买家3.44亿,2018Q2京东活跃买家2.9亿,从用户数看,追兵眨眼便杀到眼前。其实在京东嫁给腾讯之后,双方并没有擦出多少爱情的火花,腾讯没有依靠京东遏制阿里的脚步,京东也没有利用腾讯的流量更上一层楼,介绍的婚姻并不能保证真正的爱情。回过头来反思,对腾讯来说,不能控股的投资,何谈爱情。
8月16日晚,京东发布2018财年二季度财报。本财季,京东营收、调整后的每股收益等数据均不及市场预期,净利润同比也呈现大幅下滑态势。Non-GAAP下,京东第二季度净收入为1223亿元人民币(约185亿美元),同比增长31.2%,同比增速创上市以来最低。
2017年Q1到2018年Q2,京东各季度GMV同比增速分别为41.8%、46.5%、32.3%、33.1%、30.4%、30.5%。排除第二、四季度“11.11”与“6.18”的影响,京东的GMV增速一路下滑。市场份额方面,京东Q2市场份额为26.2%,较去年同期32.9%下跌6.7%。
京东交出来的成绩单一份不如一份。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高瓴资本有意收购百胜中国 洋快餐趋向本土化? 高瓴资本与阿里“抢食”肯德基 张磊在下什么棋? 高瓴资本计划买入百胜中国 红黄蓝沉寂110天:因虐童丑闻高瓴资本出逃盛大接盘 高瓴资本张磊详谈如何改造百丽:店员不再是卖货的 搜索更多: 高瓴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