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云品仓平台目前仅支持微信支付,仍主要以小程序的方式显示和存在,并不像唯品仓一样拥有独立的App。
早在2015年,唯品会曾孵化了一个名为“唯享客”的分销项目。“唯享客”可以把购物体验、商品价值等信息以H5的形式分享到微信、微博等,分享达成交易后可获得最高40元的佣金,唯品会提供货源、支付、配送、售后等服务。
和前两者相比,唯品仓的B端属性更加强烈。据介绍,唯品仓是唯品会旗下首个基于品牌库存货源,围绕B端社交电商分销模式,服务广大专业代购客群的产品。而唯品会表示,选择孵化这样一个新产品共有两点原因:
其一, 丰满唯品会社交电商形态。
唯品会已经在C端构建了唯品会小程序、云品仓等多个社交电商入口,唯品仓则是围绕B端社交电商分销模式打造的新平台,连接品牌库存货源和专业代购、中小型批发商,也是唯品会特卖模式基于社交电商新玩法的变化。唯品会将通过差异化运营,丰富流量入口矩阵上日益丰满,覆盖更多社交购物人群。
其二,唯品仓可以帮助唯品会深化和品牌方战略合作关系。唯品仓可以帮助品牌消除库存的同时,还能辐射社交消费人群,塑造品牌形象。
社交场的库存争夺战
其实,盯上“库存+代购”生意的不止唯品会一家,这个市场上的竞争已经开始白热化。
在上个月,库存分销平台爱库存宣布完成5.8亿人民币B轮融资,今年年初,爱库存完成了钟鼎创投的1亿元A轮融资。
同时,社群电商平台好衣库也在上月宣布完成腾讯领投的数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在6月,好衣库曾宣布获得了由IDG资本领投的1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而这两家新兴的电商平台均采用“品牌库存+小b代购”的模式运作,将品牌库存作为杀入市场的切入点。通过社群低价销售库存产品,借此触达新客群,这直接击中了品牌商的痛点。同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商品结构、营销方式、运营模式上,唯品仓和这两家平台都有类似之处。

四家社交电商平台代购注册方式和返利政策对比
在谈及孵化唯品仓的初衷时,唯品会方面也直接表示了品牌库存市场的吸引力。第一,面向B端的尾货批发模式是零售行业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不论是代购、品牌方还是唯品会自身,都有需求。唯品仓是唯品会特卖模式的延续,也是基于社交电商新玩法的演化。第二,探索B端社交电商分销模式正当时,向社交电商转型也是唯品会今年发力的重点。除了构建唯品会小程序、云品仓等面向C端的社交电商平台,基于供应链优势与品牌特卖基因,唯品会希望通过面向B端的社交电商分销模式,发展库存经济资源。
不过,虽然库存生意风头正盛,但是库存市场究竟有多大?能否长久的支撑该模式的壮大发展和竞争?“说到底,库存仍是未成功销售的商品,而不少品牌都在追求高周转、低库存的运转方式。库存生意可做,但能发展到多大规模还不好判断。”一位电商从业者表示。
好衣库创始人鬼谷也曾向亿邦动力坦言,虽然好衣库在成立之初,依靠品牌库存发展成长,好衣库并不想一直做“库存”的生意。
在他看来,库存市场一定会萎缩,目前好衣库平台上库存销量的占比已经低于50%。“库存是因为渠道效率低、人货不匹配而产生的,而好衣库要打通从工厂到消费者的整个流程,从而提升行业效率,慢慢消灭库存。渠道效率越高,品牌商的库存量就越少。”
有不愿具名的社交电商从业者表示,在社交电商这条路上,唯品会或许还没有完全成熟的规划。“无论是云品仓还是唯品仓,在市场上已经都有类似的模式和产品。社交电商风头正劲,唯品会作为腾讯阵营中的电商大将,对裂变流量红利不会视而不见。唯品会或许还处在摸索和尝试阶段,因为看是没有用的,实践出真知,只有真正去做才知道能否走得通。”
“唯品仓对标的竞争对手显而易见。相比于新兴平台,唯品会在品牌和供应链方面的确积累了一些优势。不过,和爱库存、好衣库以及拼多多相比,唯品仓的目标消费群体可能更偏向于二三线城市,其他平台的渠道会更下沉一些,但是品牌和商品方面,难免要正面交锋。” 一位有多年从业经验的电商经理人向亿邦动力分析道。
来源:亿邦动力网 帆帆 共2页 上一页 [1] [2] 唯品会再扩仓储物流布局 为开拓新业务铺路 唯品会二季度营收207亿元 23个季度连续盈利 用户增长乏力 社交电商成唯品会突破口? 凭借跨境自营模式 唯品会升级服饰核心领域 努力洗掉“特卖”标签的唯品会为何调头做特卖批发 搜索更多: 唯品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