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拼多多的低价优势又是怎么来的呢?
2017年上半年之前,拼多多经营着自营产品线“拼好货”,靠巨额补贴获得价格优势。
数据显示,2016年拼多多实现营业收入5.04亿元,经营成本5.78亿元,经营毛利为-7300万元,此外,各项经营性支出2.13亿元,当年实现净亏损3.22亿元。2017年3季度起,拼多多放弃了自营业务线“拼好货”全面转型平台模式,经营毛利开始由负转正,2017年3季度实现毛利2.36亿元,4季度实现毛利8.05亿元,2018年1季度达到10.66亿元。不过,受同期销售和市场费用支出大幅增长的影响,经营层面一直未能实现盈利,2018年1季度经营亏损达2.53亿元。
以负毛利为代价获得价格优势的策略仅可用于自营业务,拼多多转型开放平台模式后,平台是如何持续获得价格优势的呢?答案的一部分在于持续的补贴和优惠券;答案的另一部分或许就在“小米新品、创维先锋、康帅傅、雷碧、七匹狠”上,即借助“傍名牌”实现相对于名牌商品的再次降价。
问题也恰恰出现在这里。
平台上广泛存在的傍名牌现象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关注和压力,不过,对于拼多多而言,这并非一场单纯的舆论危机,更关系到平台经营的根基是否牢靠的大问题。
低收入群体固然容易被低价商品吸引,但作为消费者,追求的永远是质优价廉,质在价前。卖家的傍名牌严重损害了消费者体验,中长期来看,若平台不能有效解决傍名牌问题,消费者迟早要流失;而问题是,平台若根治了这个现象,持续的低价优势又从哪里来呢?
能否解决这个悖论,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拼多多的长期生命力所在。
不是展望的展望
好在,拼多多已经足够大,大到可以利用规模优势吸引品牌商的入驻并获得较低的价格,大到可以利用销售大数据进行针对性的商品定制和销售优化,大到可以基于用户画像进行更精准的商品推荐。这些,都是拼多多与过去告别、真正为用户提供质优价廉商品的底气所在。
这么看,未来,依旧可以是光明的,不是么?
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专门下载了拼多多的APP进行体验,发现了拼多多崛起的另一个秘密:极致的拼团体验。
与其他综合电商APP相比,为了提供优质的拼团体验,降低社交裂变过程中的摩擦,拼多多舍弃了独立的账户体系(微信一键登录,免注册)、舍弃了自己的支付工具、也舍弃了布局金融业务的野心,坚守“动态和交互式的购物体验”定位,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个极致的拼团工具,一款运行在社交软件上的小程序。
有舍才有得,我想,这也是拼多多带给市场的一个正面启发意义。
来源:苏宁财富资讯-薛洪言 共2页 上一页 [1] [2] “拼团”终于上了支付宝首页 拼多多会颤抖吗? 美版拼多多1年获投2.4亿美元 竟还好评如潮 拼多多过度依赖社交 未来营收能否持续增长仍未知 拼多多为什么崛起?这是目前解读最深刻的一篇 拼多多能打破阿里 京东双巨头垄断格局? 搜索更多: 拼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