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上市之后
基于信任建立交易关系的社交电商,在对商品品质和服务方面也要付出比传统电商更大的努力
7月26日,随着上海和纽约的两记钟声同时敲响,主打“低价+拼团”模式的电商平台拼多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了。当拼多多进入互联网主流人群的视野中时,它已经是一家用户规模接近3亿的小巨头,而此时距离它成立不到三年。
在很多人惊呼拼多多商业奇迹的同时,也有不少人站在了另一边,有观点质疑,拼多多让曾经横行中国几十年的假货和盗版换了个渠道重出江湖。
拼多多迅速成功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上市后能否倒逼其摘掉“假货”的帽子?未来的拼多多又将如何履行好平台责任?
拼单背后的撒手锏
自2015年成立以来,拼多多就在增长的快车道上一路狂飙。
靠着团购低价的模式,迅速抢占三四五线城市,并借助微信小程序分享实现了“病毒式”增长,在低价获取流量环节中占据绝对优势。
2016年度,拼多多营业收入为5.05亿元,2017年度营收为17.4亿元,到2018年6月成交金额就已经达到了2621亿元人民币。
在所有人眼里,“拼多多在三年的发展历程中,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它,而当它出现在大众视野的时候,已然是一家规模过千亿的电商公司”。
除此之外,拼多多“裂变式”传播的营销方式成为电商界的一股新势力。用户将标价上百元、上千元的商品发布在朋友圈请亲朋好友进行“砍价”后,可以以几元钱甚至零元的代价获得。
易观综合电商领域分析师王会娥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易观数据检测中心的数据显示,拼多多在三年的时间里用户规模(仅App的活跃用户)突破了1亿多,将近1.3亿,这个成绩在整个移动购物应用中是位列第三的。拼多多目前的用户规模是2016年1月的35倍还多。
“从网站交易总额或者订单量来说,这样的一个增长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大家都在讲,整个中国的互联网红利已经见底,电商已经进入下半场,但完全没有想到还会有如此庞大的一个增量市场,在如此短的时间被激活,这也是资本市场认可拼多多的一个原因。”王会娥说。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与社交网络的嫁接正在成为电商平台的“标配”,这标志着消费零售电商行业正开启“去中心化”的新纪元。拼多多依靠用户“口口相传”形成“裂变式”传播,以极低的成本带动新用户增长,是移动电商、社交媒体相结合的商业模式的创新。社交电商平台在拉动用户流量的同时也拉近了用户之间的距离。但是,部分低价的拼团也可能会使商家成本回收困难,导致其降低商品的品质,给用户带来的体验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假货成“标签”?
随着公司的上市,拼多多的产品和商业模式被放在了聚光灯下,之前累积的问题一并爆发。在搭建的千亿级市场背后,“山寨”“假货”“次品”等负面评论此起彼伏。
7月28日,就在拼多多上市后的第二天,创维电视公开发声,要求拼多多停止售假行为。随后,童话作家郑渊洁也通过微博表示,拼多多平台上有卖家销售盗版皮皮鲁图书,涉嫌侵犯其著作权。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贾路路向《法人》记者分析称,不能认为假货是电商平台的原罪。一是假货并不是电商平台直接出售的,而是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二是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电商平台对平台内上架的商品的真实性、合法性审查的义务,也就是所电商平台没有义务保证平台内商品都是正品;三是电商平台也是假货的受害者,因为平台内经营者售假的行为违背与平台的关于保护知识产品、保证产品质量的约定,损害了平台的商誉;四是以现在的技术水平,电商平台没有能力逐一审核平台内商品。 共2页 [1] [2] 下一页 拼多多为什么崛起?这是目前解读最深刻的一篇 拼多多能打破阿里 京东双巨头垄断格局? 第二季度APP榜单:拼多多渗透率达淘宝一半 拼多多靠小镇青年撕开了BAT的口子 得小镇者得天下? 拼多多用户研究报告:新电商把货卖给了谁? 搜索更多: 拼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