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商超们的转型阵痛
既然要进行转型,传统商超必然要投入资源,不可避免地对业绩造成影响。
从大环境看,物流成本高企,房地产价格上涨,人工成本上升,零售企业经营成本压力依然较大,微利经营导致部分企业没有足够资金用于转型创新。实体产业不像互联网,重资产的压力让其必须守住最后的利润点,上市公司更是如此。
要做新零售,商超首先要将商品数字化,做到线上线下价格统一,并延伸到家服务。碰货、碰价格、碰服务,没有一样少得了资金的投入。为什么优衣库能做到线上线下价格统一?很大程度是因为服饰的毛利较高,能覆盖掉线下的成本,银泰百货也正在做,同样因为百货业大部分也是服饰商品。对于整体毛利较低的实体商超来说,兼顾运营成本的同时做到跟线上同价,是一件非常有压力的事情。
站了队的,肯定比不站队的有优势。据斑马消费不完全统计,全国60多家经营商超业务的上市公司,已经近三分之一被阿里腾讯收入麾下或建立合作关系,另有三分之一同样被各路资本见缝插针地圈地。
(本图来自招商证券许荣聪研究团队)
总的来说,这些被互联网巨头收编的线下商超,多是行业佼佼者。对接互联网资源后,行业的分化可能会加速,另外三分之一的商超在被边缘化之后的,退至墙角后又该如何反击?
但被阿里腾讯看上也不见得就真的上岸了。改造成本、线上入口还有到家物流等这些资源都要花钱的,而当企业的大数据、流量、渠道都被捆绑后,巨头的意志就难以拒绝,例如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二选一,顾客如果不满意,站队的玩家冷暖自知。
而如果选择自力更生,通常也会接入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做移动支付和做到家场景的延伸,以中百和多点合作为例,不影响中百决策,是多点能够被中百接受的前提,但以多点的线上流量,能带来多少线上订单增量是个问题,而不排队的“自由购”,则有把中百的线下流量洗到线上的假象。
显然新零售并不是所谓的 “捷径”,虽然是打通线上线下,但并不是实体到电商的折中,而是两种能力的累积。传统零售做不好电商,很大程度是思维与组织架构的问题,如果电商都做的那么“痛苦”,那即便是被动接受改造,也免不了一番伤筋动骨。
在持续创新投入以及创新业务要盈利的双重压力下,线下传统零售或许进入了转型阵痛期。至于会持续多久,则要取决于转型投入的回报周期,商品、物业、人力等都是可控的因素,但技术投入能多久产生效益,则难以从外界寻找准确的参照。
(来源:电商内幕 范向东) 共2页 上一页 [1] [2] 帮助传统商超转型新零售 火星盒子获数千万A+轮融资 新零售开始爆发 传统商超成阿里、京东“红利收割器” 沃尔玛两个月连关七店 传统商超发展遇难题? 传统商超辗转求生:联华反攻线上、家乐福试水新业态 反攻线上更改业态 传统商超辗转求生 搜索更多: 传统商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