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转型:挣扎与希望
不过,市场上倒是还有着看好无人货架的声音。
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中国无人零售商店专题研究报告》预测显示,到2022年,无人零售用户规模将达到2.45亿人,零售规模为9500亿元。一些无人货架品牌也曾经给过这个行业一丝“希望”:“饿了么Now”已经宣布在上海实现盈利;苏宁小店也依然乐观,2018年计划新开1500多家点位......
但乐观的前提,是业务的转型。剩在赛道上的玩家纷纷意识到,除了坐等倒闭,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智能货柜”一度被认为是无人货架转型的“终极形态”。
今年3月初,便利蜂宣布将无人货架升级为智能货柜,他们给出的解释是,智能货柜能够有效解决无人货架的货损痛点,实践中能够减少90%以上的货损问题。“在此基础上,由于通电、在线的特性,运营方能实时掌握每个点位的库存信息,补货会更加精准、及时,也因此有条件推出高单价、短保商品满足用户需求。”
只是,想要达到无人货架一样的扩张效果和体验效果,智能货柜的瓶颈就尤为明显。
产能不足就是个大问题。据说,想要将货架全升级成智能货柜的便利蜂,从三四线撤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智能货柜的产能并不足以支持它继续的扩张与运维。
想要达到控制货损目的,RFID、重力感应、人脸识别等都是必备的技术和功能,而这些也决定了智能货柜的价格不菲,少则几千,多则几万。
智能货柜是封闭式货柜,这就决定了其所能容纳的SKU数目有很大的局限,即容量不如开放式货柜;商品如饮料一旦倒下或者乱了位置,就很有可能造成感应和识别的不准确。另外,人脸识别功能也很容易出现问题,不管是监控还是商品的RFID标签,目前的技术都没有成熟到足以大批量使用的程度。
荣光同时指出,智能货柜的使用效率并不高,每次只能容许一个人扫码使用,当需求量很大的时候,难免会出现排队的情况。所以在办公室这样的封闭场景里,相比开放式货架,智能货柜并不占优势。所以自己对智能货柜的态度是:“积极推进,但不盲目投放”。
小e微店还没有全面铺设智能货柜的打算,依然维持着他们自认为行之有效的方式:“大网点/封闭式办公场景+开放式货柜+排他协议”。
除了货架本身形态的升级,还有果小美宣称进行中的“与第三方联合运营以及区域合伙人制的轻模式”。很明显,这种模式试图解决的供应链问题。通过与便利店等第三方的合作,利用别人家成熟的供应链来弥补无人货架没有前置仓这一短板。同时,由重变轻,进行所谓的“云端业务”——电商。开始走以办公室零售场景为核心的熟人拼团模式,以成为“无人货架界的拼多多”。只是还不知这些做法,能否为处在命运十字路口的果小美续命。
猩便利的策略则相反,坚决将模式继续做重,除了零食,还想覆盖包括鲜食、物流、配送、零售终端......宣称要做可加盟的“‘蜂窝’店架模式”。不知是否尚存元气的猩便利,还准备打造热厨,5月9日,猩便利在上海的两家智能自助便利店,已经拿到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便利店“热厨”经营许可证。猩便利联合创始人司江华曾经表示,抢占点位之后,第二个阶段比较关键的,是无人货架的精细化运营能力。
为了让自己的故事讲得更久一点,每一家都在试探转型的边界。
同时,无人货架还在上演着新的资本故事。
5月14日,2016年就已入场的无人货柜品牌魔盒CITYBOX正式宣布,公司已接近完成亿元级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行业战略投资人、某国际消费品企业领投,部分老股东跟投。而魔盒CITYBOX倒是一直在做智能货柜。换了“高级面孔”的无人货架,故事也想换一种新的讲法。
无人货架这只梨子甜还是不甜?“你需要变革之后,亲口尝一尝了。”
(来源:虎嗅 作者:—LR)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无人货架才下风口 智能货柜前景究竟几何? 无人货架迎转型阵痛 七只考拉陷倒闭漩涡 七只考拉关闭无人货架业务:融资5千万 经纬连投两轮 从30亿资本热捧到撤点倒闭 无人货架做错了什么? 从资本热捧到撤点倒闭 无人货架已凉透? 搜索更多: 无人货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