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本土品牌复苏,快时尚品牌的竞争加剧
快时尚品牌在中国十余年,在这期间MJstyle、热风等中国本土快时尚品牌迅速崛起,逐渐造成冲击。
据中国服装网报道,从2016年~2017年各大知名快时尚品牌门店新增情况来看,国内本土快时尚品牌中热风、MJStyle在2016年分别以160家、101家的拓展速度领先于其他各大品牌。到2017年,MJStyle更以200家的门店拓展速度远超H&M、优衣库、ZARA等国际品牌,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随着资本对于国内快时尚品牌的加持和更细分的客群定位,以及电商的纵深影响,让国内服装品牌的塑造逐渐被消费者所认知,同时一批互联网品牌逐渐晋升,广受消费者热捧,例如韩都衣舍、江南布衣等。江南布衣近几年表现十分抢眼,目前净开店 49 家,在资本市场更是表现良好,近6个月以来股价累积上涨67%,市值约为86亿港元;据消息,韩都衣舍正在谋划转板上市,吸金能力不减。
可以肯定的是,本土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学习和决策正呈现出互相影响的趋势,品牌精耕细作,加大细分领域的投入,都影响了服装行业的格局。
3. 消费升级、品质升级
中国消费者已经过了盲目追求西方时尚的年代,更趋于理性,对品质的要求在逐渐提升,消费升级带来的市场影响力正在被释放。
不容否认,消费升级被提到了政府高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有着清晰的描述。消费升级下,消费者更加关注品质。有分析人士指出,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将催生更多的市场机遇。
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随着消费不断升级,国内90后00后的年轻消费者对ZARA、H&M等国际快时尚品牌的兴趣逐渐减退。潮牌成了一股新力量。
或许没有相关数据佐证,但一个想象是,消费升级促进了中国本土老牌服装企业的复苏,例如前段时间登陆纽约时装周的李宁和在国外遭抢购的安踏。个性化、时尚化需求日渐增加下,那些能够凸显时代设计理念的品牌再次被消费者所青睐,中国本土的设计能力提升是个不争的事实,在产品品质问题解决后,设计感将是更主要的竞争。
4. 来自地产商业的压力
开业8年后,北京西单大悦城的H&M在去年7月撤店,大悦城负责人在此前接受零售前沿社记者采访时透露:2017年快时尚进入“疲惫期”,其在购物中心的要价能力已没有以往般“吃香”,另外,作为商业综合体还是希望能够做到品牌为其商场引流的作用,而并非反过来。
在商业综合体竞争的年代,通过快时尚品牌引流到商场中的过程辅助快时尚品牌在中国的发展,然而,快时尚品牌通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遇到问题了,在商业综合体过量透支商业本身价值的当下,各类业态同质化严重,快时尚的活力能持续多久是个现实问题。
逐渐被消费者所看到的画面是,当快时尚品牌无法再为商业综合体引流时,商业模式的弊端也显现出来,其品牌也就无法成为核心。新零售的提出,让实体店复苏,商业综合体回暖,而国际快时尚品牌在中国的“春天”是否还在?
快时尚时代
商业就是一场轮回,当年国际快时尚品牌的风靡伴随着中国本土品牌的低迷,这个轮回还会继续。
竞争伴随着商业发展永远存在,但并不是商业的毁灭者,真正的对手是这个时代,时代总会选择该有的颜色,央视前著名记者张泉灵在一次演讲中说,“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尊重这个时代,也许是快时尚品牌走出发展阴霾的最好态度。
业内分析人士建议,预计快时尚品牌未来将仍在加入电商平台、推出高端新品牌、打出联名牌等方面加速调整步伐。快时尚需要更多的创新和变革,最大程度迎合市场的需求。
去年,从未接触电商平台的H&M开始与天猫合作,而此前ZARA、优衣库等品牌已开启线上电商平台之路。不过,这种线上线下双渠道并未明显减缓整体行业的颓势。
拥抱电商,发展线上业务,让快时尚品牌尝到了“甜头”。
H&M应该深有体会,去年双十一中,优衣库占据女装销量第一,销售额出现一分钟就破一亿成绩;Gap也与天猫进行深度合作,其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超27倍。
电商并非是尊重时代的唯一通路,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电商平台虽在一定程度助其解决库存困扰,但新的电商业务带来的新增物流成本,这也将考验供应链的整合力。
其实,在转型的路上,许多快时尚品牌也推出了自己的副线产品。
例如去年8月,ZARA便在英国开设了一家独立的婴童装零售店,以销售家居用品和室内装饰品为主,GAP在中国大陆的首家独立婴童装店也于西湖银泰开门营业,H&M则推出了更贵的高端服装品牌,Forever21则进军美妆界,并开设美妆集合门店。此外,为了对新店开业做进一步宣传,C&A在其门店区域开设快闪店,借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注意。
新零售带来了新的时代感,零售业走出了寒冬期,美特斯邦威、森马、海澜之家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时代感,借大量线下门店让腾讯斥资25亿入股,同时还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海澜之家的市值更是逼近600亿元,超越Coach、Burberry等奢侈品牌。
市场不会假摔,企业却会真跌,危机感才是品牌商贴近时代最真实的感觉。
(来源:零售前沿社 作者:王君亚)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业绩持续下滑 快时尚New Look将裁千名员工
消费升级 北京商场去快时尚化主力店更换频频
H&M等进驻中国遭雪崩 快时尚品牌如何应对
快时尚加码电商求翻身 频繁开新店老路已行不通
ZARA母公司股价雪崩 快时尚正面临刀锋时刻
搜索更多: 快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