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快是效率最大的特征,但“想要步伐跟上灵魂”又谈何容易?资本&新技术&新模式组成的“新零售套装”,亦必须要以效率作为支撑——而对内,传统零售依靠自有资源往前的步伐想要快起来也是难上加难,内部体制改革也是挑战重重;对外,各地市场大量新竞争者和低成本杀手入场追击。对于用户来说,也许生活会有慢的选择,但可见的未来“快、智”一定是绝对的时效主流。

“新兴创业公司,细分场景的挑战”
关键词:细分垂直场景、头部效应、点位、壁垒
1.无人货架头部效应
新兴创业者则从更多细分和垂直场景入手,试图寻找触达用户的最优路径,切入更高频离用户更近的消费场景,目前模式包括新型商超、无人便利店、自动售货机、无人货架。在各种业态中,以无人货架的发展速度最为迅猛。一方面,在过去的短短3个月中,30多家企业获得了近30亿的投资;另一方面,细分领域已有的明星企业纷纷跨界进入。
无人值守货架备受资本瞩目的原因,是基于满足消费者部分碎片化需求,触达效率更高、互动更为持续,办公室就是典型场景之一。免费铺、回收快、布点迅和融资强是这个模式的前期四大特点。
2.点位竞争 VS 核心壁垒
目前,无人零售赛道的竞争壁垒并不算高,主要依赖办公室等场景的点位之争。这意味着谁先可以拿到一定数量的点位,比如说谁先拿到30万、40万的点位数,谁就可能在竞争中胜出。
我们对十几位从业者进行了调研,从大家对于团队的人员能力可以看出,BD能力是重点。这也是因为目前无人零售赛道的主力选手多数是O2O背景,厮杀能力和融资能力可能不错,但是在运营能力集约化和供应链管理能力方面面临挑战。整体供应链成本、损耗严重、物流成本等方面都是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2017年的新零售生态重构中,生态链上的玩家也许各有焦虑,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最大的受益者和赢家必然是用户。新零售不是一个伪命题,日益增长的消费升级需求还远远没有获得满足,2017年也许只是一个开始。
2018年,焦虑过后真正的模式和商业价值将浮现——“找到用户,低成本服务用户,高频地与用户发生关系,并且辅之以真正懂技术,精细化运营两大能力,形成竞争壁垒”之人才能赢得用户,并发展壮大。以下是一些可供参考的关键点:
注重用户数据和累积,重视并懂得借势高效资本,市场上的资金很多,找到真正适合你的;
高频的消费场景将作为流量增量,将产生更多运营价值;
重视供应链的效率价值,尤其是品牌弱势的品类。随着区块链等技术的赋能,谁能快速提升新零售的供应链信息化水平,完善对商品的追溯和流通结构的监测,谁将拥有主动权。
(来源:经纬创投) 共2页 上一页 [1] [2] 绿城杀入新零售 首家无人值守便利店“绿橙Pro”亮相 盒马鲜生侯毅:呼吁京东别打价格战 盒马才是新零售 图解腾讯、阿里新零售势力版图 到底谁更牛? 联想将成立新零售公司 刘军称“坪效”是个伪命题 阿里新零售升级:盒马 大润发均发展 搜索更多: 新零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