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读“懂”消费者,大数据还能实现销售和物流资源的最优化,实现快速送达。从当日达、半日达,到极速达、半小时达,不断提速的物流背后与大数据的功劳密不可分。
在盒马鲜生店里,消费者头顶上有一条包裹“飞来飞去”的传送带。“每个货物的传输时间都控制在3分钟内,再通过大数据计算,以最优化的组合方式分配给配送员,因此能实现半小时内送货到家。”盒马鲜生公共事务部专家滕浩说,大数据还能算出商品每天的销量并实现自动补货,甚至打折的时间和力度也可以算出。
“新零售与传统零售的最大区别在于技术驱动。运用技术,可以让零售商与消费者之间产生有效互动,打通供应链系统,提高运营效率,从而优化消费体验。”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说。
万物互联时代来了,消费“无界”更“任性”
办理手机业务的时候,为了打发无聊时间,可以现场选购“网红”电子产品,过一把购物瘾。这样的消费场景在上海首家中国联通智慧门店内已经实现。
从传统商超到网上购物,从线上线下融合到无人店体验,未来消费还会有哪些新场景?这个案例或许能给我们带来启发。
不仅要更好的购物体验,还希望乘兴所至、随时随地地“任性购”,这正成为日益“挑剔”的消费者们的期待。伴随技术的发展,万物互联时代越来越近,也推动着零售业向“无界”方向发展,创造“处处即场景”“所见即所得”的模式。
商家已经开始加快布局。京东正在将AR、VR技术推广到线下的无人门店、京东之家、京东便利店、京东物流等场景。苏宁日前也携手万达、恒大、融创等300家地产商,打造“万店互联、生态共享”的模式。
海尔推出了智能互联网冰箱,冰箱的显示屏不仅能提供菜谱以及看视频、听音乐等娱乐功能,而且会自动显示内部剩余食材,并可在这一界面上完成下单购物。
可以想象,伴随万物互联技术的应用,我们的消费生活将迎来更多惊喜。
新华社记者于佳欣、龚雯 共2页 上一页 [1] [2] 零售业迎来大变革:新业态新技术驱动 全渠道成标配 新技术革命重构中国零售业 新格局引领未来商业模式 家乐福否认考虑出售中国零售业务 零售业的更新换代:2017年这些品牌“芳华”已逝 新城控股欧阳捷:新零售不会让零售业增长得更快 搜索更多: 零售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