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UNIQLO、ZARA、UR、GAP、Forever21、MANGO……过去十年里,快时尚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占据着一、二线城市的商业地产。然而最近两年里,它们却接连出现频繁关店、业绩增速持续走低的疲态。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快时尚“跑马圈地”,以规模扩张兑换增长空间的老方法已经渐渐失效,未来快时尚行业节奏放缓、走精品路线或许将成为主旋律。
关店“名单”仍在不断更新
最近,10月31日,韩国快时尚品牌SPAO确认关闭了其位于大连的唯一一家门店。几年前,在“韩流”仍在国内盛行的时候,此品牌因为与韩国娱乐巨头公司S.M的代言人合作,而迅速吸引了韩国及海外粉丝的目光,2015年3月起,SPAO将代言换成组合EXO和AOA。凭借明星的带货力,SPAO在韩国创下超1000亿韩元的销量,成为韩国国内快时尚品牌中首次实现此成绩的品牌。其在上海人民广场的中国首家旗舰店也曾经创造过开业三天销售额破400万的成绩。
但可悲的是“成也韩流、败也韩流”,近两年伴随着快时尚品牌的集体衰落,“韩流”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式微,SPAO品牌的好日子也随之宣告终结。单就中国市场来看,截至2017年9月,SPAO在华门店数已下滑至31家,仅为其鼎盛时期规模的一半。
比SPAO情况更严重的是与ZARA一样同出西班牙,发展却远不及“同乡”的老牌快时尚品牌MANGO,这个曾经在北京东方广场、东方银座等知名商场占据热门铺位的品牌,仿佛一夜之间就迅速在这些地方消失了影踪。数据显示,从2013年开始,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这个品牌的门店已经从200家锐减到仅剩下50多家,且名单仍在不断更新。
整理资料与报道可知,“关店”这层阴影自2017年开启,就没有停歇过。2017年伊始,优衣库就关闭了4家店;而后,C&A也关闭位于成都春熙路的全国首家旗舰店;几乎同期,Zara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形象门店也于年初正式关闭。
业绩寒冬“减负”或成常态
其实,不止是SPAO、MANGO等业内所谓的“二线”快时尚品牌,即便是快时尚品牌的佼佼者,例如“领头羊”ZARA、同在欧洲地区诞生的H&M、日本的UNIQLO、美国老牌时尚品牌GAP,这两年里在热门商区关店的传闻从未停歇。
从业绩表现来看,ZARA母公司Inditex SA 在2016年财年中获得233亿欧元收入,增长率为12%,但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而毛利率却比去年降了0.8%,录得8年来最低;GAP在2016财年的总销售收入就比2015财年下降了1.8%,录得155.16亿美元。净利润仅录得6.75亿美元,降幅为26.5%;2016财年H&M毛利率从5年前的59.5%下降到55.2%,营业利润率从18.01%降低到12.4%,两个指标均达到过去五年来最低水平;UNIQLO母公司迅销集团的2016年销售收入增长有显著放缓,增长率从2015财年的21.6%降至6.2%,净利润暴跌56.32%至480亿日元。
共2 页 [1] [2] 下一页 第1页 第2页
前三季度十大快时尚品牌内地新开门店同比微增4%
快时尚C&A公告天猫库存已陷断码 门店同享双11优惠
优衣库、H&M联名款遇冷 快时尚“傍大牌”不好使了?
除了“快”,快时尚的核心竞争力还有可能是什么?
业绩增长放缓 快时尚发售联名款成常态
搜索更多: 快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