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的来说,无人零售的概念当前颇受资本青睐。
2、目前中国无人零售商店无论数量还是成熟度都有所欠缺,用户将进入市场条件不完备,故用户规模还没有实现放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以及电商巨头纷纷布局,无人零售的理念的渗透会随着店面覆盖率的上升而渐渐深入用户群体,用户规模和交易规模也会在未来几年呈现明显喷发趋势。
当前中国无人零售市场交易额为389.4亿元人民币。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2年,中国无人零售市场交易额将达到一万八千亿以上。用户规模将达到2.45亿人。
中国无人零售店市场交易额及增长率分析预测
中国无人零售店用户规模分析预测
3、总体来讲,零售无人化的切入点是降低人工成本,如经测算自动收银台可节省超过60%的收银人工成本。譬如,缤果盒子创始人陈子林表示每个盒子日销售额300元就能达到盈亏平衡。此外,无人店还有占地小租金低、投资门槛低、方便快捷的客户体验等优势。
4、无人店仍然处于发展不成熟期,面临着以下主要挑战:
用户信息安全需要防范
无人便利店购物过程完全依赖用户信息传递,部分技术应用还涉及到用户的指纹、面部特征、其他个人信息等关键身份信息。
购物温度感期待提升
传统便利店购物场景中,尤其是社区型店铺,用户会因与运营人员的交互产生类似邻里关系的熟人联系,从而与便利店产生感情链接。无人店在这方面则有明显欠缺。
技术模式尚未成熟
当前无人便利店处于探索模式,对于技术路线和运营方式业内存在不同看法。真正被认定为“无人”的Amazon Go模式和“半无人”的淘咖啡模式,技术成本都较高,难以复制。
管理存在盲区
在技术成熟、管理成熟之后,将会大规模投放,必然涉及到物业和服务问题,可能出现产品纠纷和售后服务问题,目前市场层面未有明确的政策引导,运营存在风险。
隐性成本不可忽视
无人店通过技术、设备省掉了店内人力成本,但是背后的隐性成本却不可忽视。譬如技术成本,后台维护管理成本,以及密集补货、上货与货架维护的人力成本。
雷锋网结语:亚马逊Amazon Go的扩张速度缓慢,阿里的淘咖啡技术bug频出,缤果盒子也未大规模的投放,更多的无人便利店还处于试验阶段,技术问题仍需解决。以目前来看,“无人”依旧处在线下零售的风口浪尖,随之,对于它的讨论也愈发激烈。新鲜感过后,真正是有人还是无人,需要从成本和体验的角度考虑。因此有人认为,无人店将是零售的另一种补充形式,而并不会完全取代传统零售。
与此同时,无人店具备用户数据挖掘优势的终端零售渠道,为上游产业创新提供可能。其规模化扩张为经济注入新活力。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资本和巨头对它展示出青睐也是情理之中。
(来源:雷锋网 作者:嫣然) 共2页 上一页 [1] [2] 从Amazon Go看国内无人零售 技术是“双刃剑”? 电商跃入无人零售风口:靠技术 抓数据 抢流量 无人零售即拿即走技术要求高 离大规模复制尚有距离 京东能否改变无人零售业落地难现状? 京东推了两个无人零售计划 接地气or造概念? 搜索更多: 无人零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