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传统成本瓶颈
吸引零售巨头和资本机构加码无人货架的原因之一,在于这种零售形式打破了传统零售模式的成本桎梏。一名便利店经营者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传统便利店在开店初期要考虑加盟费、装修费、软硬件设备费等成本,一家普通便利店前期投入大概要20-30万元,如全家、7-11等连锁形式的品牌店,前期投入在80万以上都是可能的。店铺开起来后还就会有运营成本,包括店铺租金、人员工资、水电费、损耗等。
该便利店经营者进一步介绍,店租和人力成本对于便利店经营来说花费最高。店铺租金随选址、面积大小不等,如果按一线城市普通地段计算,基本上要2万元/月。此外,一家70-80平方米的门店一般至少需要配置4名店员,如果按每人4000元/月的工资计算,一家便利店每月人力成本至少要1.6万元。中国经营连锁协会日前发布的《2017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便利店运营成本仍在快速上升,其中,房租成本同比上升7%,人工成本同比上涨6.5%。
对比而言,以办公室下午茶为销售场景,通过无人零售货架进行销售的企业基本不需要考虑上述传统便利店的运营成本。领蛙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很多企业都是将领蛙的无人货架作为公司给员工的福利引入,所以一般不需要缴纳占地租金。此外,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无人货架企业入驻都不需要缴纳“入场费”,而无人货架的投放成本仅需要几千元,省去了一大笔店铺租金费用。
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无人零售货架的主要成本其实是在人力成本以及更多的隐性成本上。就人力成本方面,包括技术开发人员、供应链和运营人员等,每一个货架的运维人员配比其实并不少。另外,包括订单、库存管理、补货等系统的后端开发其实是成本花费最高的。
场景创新寻找商机
除了打破传统零售模式的部分固定成本桎梏外,无人货架所带来的更大商机,在于对办公室下午茶市场的开发。据了解,在很多外资企业中都有下午茶文化,员工可以在这段时间沟通工作或是休息,现在国内的很多互联网公司也逐渐引入了这样的文化。在这样的场景下,企业员工的消费诉求其实有多种渠道可以满足,楼下的小卖部、便利店、外卖点餐App等。通过将无人货架搬进企业,对于零售企业来说,可以实现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效果。
办公室下午茶的消费需求明显,对无人零售货架的研发也看似不需要太高的门槛,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想要抢占这片市场却并不容易。根据公开报道显示,华润万家与芝麻信用在2015年曾联合推出Vango无人便利店项目,顾客购买商品后自助结账,但根据第一天的运营数据,店内实际销售了1.67万元的商品,但实际收到款项仅1.37万元,营收损失近18%。此外,此前武汉地区的无人零售项目“用心点吧”,运营六个月后,公司发现开放式货架导致货损率居高不下,普遍突破10%,最严重的货架达到39%。尽管当前更多的无人货架研发企业瞄准的是办公室这样一个空间相对封闭的市场,但防盗、防损仍然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此外,在实际运营方面,北商研究院特约专家、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称,无人零售是传统商业的一种补充,是以通过无人技术降低运营成本为出发点,但目前部分无人技术并不成熟,实际运营成本并不低。电商行业专家、上海万擎商务咨询有限公司CEO鲁振旺也曾表示,相较于在传统超市中卖水果,运营商可以随时补货,并对产品品质进行实时把控,无人零售项目更像是一个“黑匣子”,更加大了对供应链管理的难度。
对于无人零售货架的未来机遇,领蛙创始人兼CEO胡双勇认为,办公室无人货架是一个看似门槛低、谁都可以进入的行业,但真正的难点在于规模化后的精细化运营。他表示,现在很多瞄准办公室无人货架市场的企业都在埋头往前跑,但领蛙已经认识到,规模的上升会带来运营难度的指数级上升。选品、库存管理、物流、服务每个环节都要做精细化运营和阶段性优化,也越来越多地需要用数据和技术来驱动。
北京商报记者 吴文治 陈克远 实习记者 徐天悦 共2页 上一页 [1] [2] 友盒便利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已铺3000家无人货架 搜索更多: 无人货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