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已经大步迈进了社会,并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主流。
8月24日,埃森哲发布《全球95后消费者调研中国洞察》报告(下称“95后消费者报告”)。根据埃森哲提供的第三方数据,95后出生的人口已经接近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而中国这一群体的规模接近2.5亿。调研显示,95后的消费能力惊人,月均花费接近2015年全国人均水平可支配月收入。
95后消费者报告显示,中国的95后消费群体具有七大特征,与80后和90后大相径庭。
购物不爱用手机,而用电脑或去门店
相比手机和平板电脑,中国95后消费者更钟爱电脑和去实体门店购物。有41%的95后在网购时会选择电脑,而只有24%的人会用手机消费,仅4%的人选择用平板消费。让“门店将被网店革命”支持者汗颜的是,31%的95后仍然偏爱去门店购物,这个比例明显高于手机。
从趋势来看,80后和90后选择去门店消费的比例分别为34%和33%,95后的31%略有缩减,但变化并不明显。但95后用电脑网购的比例远远高于80后(34%)和90后(30%)。可见,新一代消费者并没有大步迈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定程度上反而是回归到了电脑购物。
因此,埃森哲零售业亚太区主管、董事总经理许佑宏表示,如何针对年轻消费者重新布局销售渠道,需要品牌和生产企业不断调整策略。在门店购物时,95后消费者往往非常看重数字化体验。
不只用社交媒体来聊天,还用来购物
在这个网红时代,95后对于比如直播、视频这类社交媒体来说,有着比80后和90后更大的兴趣。32%的95后青睐丰富多样的社交媒体,而90后和80后的这一比例分别只有12%和8%。对80后和90后来说,主要使用的还是微信、微博和QQ这些社交媒体。
就购物来说,95后消费者也更喜欢用社交媒体直接购物。70%的95后愿意在社交媒体上购物,并且用社交媒体进行网购的频次增长趋势高于80后和90后。
与80后和90后偏向通过微信购物不同,95后更偏向于使用微博购物,后者比例高达36%。许佑宏建议,零售企业在面对95后消费者时,除了微信、微博和QQ社交媒体平台外,也须重视视频类、直播类和娱乐类等社交平台,并对这类平台的运用和导流加以研究。
对价格敏感度下降,容易受评价影响
和80后90后一样,95后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也很看重,但总体趋势上在减弱。他们更在意品牌和评价。
埃森哲的95后消费者报告称,只有不到10%的95后和90后会认准一家商店购买所需的全部商品,接近一半的95后会在购物时浏览至少四个线上或线下销售点。和80及90后不同的是,95后更喜欢从品牌的官网上获取商品信息,尤其是服装、电子产品和食品杂货品类,这个比例高达40%,而90后和80后搜索品牌官网的比例只有20%和26%,更多的通过零售平台获取信息。
与此同时,与80后90后不同,社交媒体上的点赞数量对95后的购买决策有着显著影响。27%的95后会因为评价而决定是否购买,90后和80后受此影响的比例只有13%和16%。 共2页 [1] [2] 下一页 95后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原来这么大 网易考拉 “洋货大赏”见证95后的生活进化论 95后就业观:自我成长、乐在其中成择业关键词 85%的90/95后为梦想异地打拼,晋升速度远超以往 阿里前CEO卫哲:不懂95后 企业就没有未来 搜索更多: 95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