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超市能投入实际使用吗?
无人超市的概念提出初期,就有人质疑落地推广的可行性。
RFID或是其他技术在对商品进行扫描时如何避免误读、漏读或是重复读取,而灵敏、准确地计算出最终消费金额,尤其在实际相当复杂的交易环境下?就像Amazon go的测试场景最终被限制在少量用户或者用户选购、移动速度较慢的情形下,松下的无人收银系统又是否能战胜购物篮里任意摆放的商品,得到正确的结果呢?
一家布满红外传感器、重力感应装置、荷载传感器及可以捕捉手势识别的摄像头的便利店,其成本之高必是多数企业都无法承受之重。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个Amazon go店面的投入金额高达数千万美元。只是为了替代几个收银员的降本效应,且短期内效益的提高也并不会非常明显,付出如此巨大数量级的代价是否值得呢,可就见仁见智了。
智能设备全面替代人工?
假设无人超市的技术难题得以解决,投报比高到令人眼红,智能化设备是不是会全面替代人力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我见未必。
机器的局限性在于只能完成既定的指令,没有感性思维,无法回应人类的情感诉求。机器仅提供自助选购的环境和自动结算的服务,摈除了多余的动作与交流,确实将效益提到了最大化,超市、便利店等购物场所的隐性的社交价值却被降为了0。这些看似智能实则死板的机器,可不会跟你寒暄,也不能回答你哪种洗发露去屑,更不能帮你一起提重物。
无人超市离我们生活还很远?
但如果因为上述这些障碍,就说Amazon go或者无人便利店离我们还很远,似乎也并非如此。
拿离大众生活更近些的餐饮行业来说,诸如、美味不用等、点单宝等智慧餐饮系统的出现也使得人人湘“无人餐厅”得以实现,而最近走红网络的天津农业大学食堂使用的智能餐盘也搭载上了NFC芯片,将餐盘放到指定区域即可一秒结算。
这些“黑科技”早就渗透到我们生活中了。或许未来真的已来,智能生活的普及也不过只是时间问题。
(来源:亿欧网 菌菇) 共2页 上一页 [1] [2] 亚马逊试水无人超市意欲何为 或颠覆传统书店模式 “无人超市”现身东莞 顾客自行买单扫码支付 无人超市试营业引争议 被指设“道德陷阱” 无人超市:零售变革还是营销噱头?附建议 无人超市走向市场 有待更大范围和更长时间的验证 搜索更多: 无人超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