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心理学家称“卖萌文化”投射出的是人对婴幼儿时期心态的一种留言,婴幼儿撒娇卖萌时获得家长的疼爱和关注的记忆,成为长大后对现状逃避的一种心态,而“卖萌可以获得奖励”这种巴甫洛夫式的反射假想,也成为使人继续重复这种行为的潜在动力,这种表现的特立独行,又期望获得关注和喜爱,就像孩子撒娇后获得的“糖果”。
近来“萌文化”已从青少年群体走向公众视线,从虚拟世界扩展到了日常生活,日益成为了传播广泛的大众文化。小睿将从个人心理,文化产业,大众媒介的娱乐化等角度,探寻“萌文化”其流行背后的原因,以及未来对于实体商业运营创新可以提供一些新视角的这一变化过程加以分析。
1、赢得大众心理认同感应运而生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用语成为社交流行语的现象屡见不鲜。同时网络还催生了大批“萌星”:“佩佩蛙”、“鹦鹉兄弟”、“咸鱼”、“皮皮虾”。而一些普通人也会因为 “萌物”走红,如网络漫画人小矛创作的“歪脖子”图画也引发了盛行至今的“歪脖风”,许多网友迅速把头像改成了一个个歪着脖子的小人儿。甚至政府机构也跟上了这股“萌风”。大众娱乐的驱使下,“萌文化”便应运而生。
“萌文化”+实体商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趋势一:“萌文化+商业模式”,聚拢粉丝经济提升品牌差异化
同质化,是目前零售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涌现出的问题直接导致供大于求的市场局面,同质化、形式单一问题频现。而单纯的植入也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以原创卡通形象与故事为主题的儿童娱乐项目不在少数,但除经典卡通形象外,大部分缺乏新颖的亮点。“萌文化”的出现,打破了零售业态的单一化,它的组合形式可以是多元的,涉及的行业相对更加丰富。同时,来源也相对更多,除了动漫、电影,还有吉祥物甚至表情包。
趋势二:“萌文化+商业模式”,为品牌创新提供力量
在实体商业中“萌文化“首先带来的是,概念上的创新,它是可以从线上表情包延展到线下实体店,可以是零售实体店,或者是零售+咖啡店。这些实体店成为了粉丝与粉丝之间的交流聚集地,在增强粉丝粘度的同时也拉动周边产品的销售;另外一个是,商业空间的创新,将这些二维平面的“萌文化”打造成立体三维空间,让消费者能近距离地接触自己喜爱的萌物,从门店设计、陈列、装饰等,无处不在强调这个“萌物”形象。最后是经营创新,在产品设计和包装上下足了功夫,以可爱的包装和强大的功能吸引了不少女性消费者的关注。除了化妆品品牌,跨界合作对象还涵盖服饰、食品、餐饮、家居品牌等多方面。
趋势三:“萌文化+商业模式”,一个打动人心的人格化符号
随着需求的多元化,对目标客群的细分和解读方式应该更偏向于人格化,并进一步挖掘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诉求。购物中心人格化,有利于拉近与顾客之间的情感纽带。只有形成差异化的魅力人格,才会产生情感连接。这刚好是目前国内大多购物中心缺少的特质,因为它们走量而不走心,导致购物中心与顾客之间,缺少信任的情感纽带。而全面性、持续化的人格演绎则是可以长久的将这种商业模式持续运营的手段。 共2页 [1] [2] 下一页 九方·北正西购物中心落户浏阳 万达影院等进驻 杭州商业体迎来井喷 三大重量级购物中心将开业 艺术展热衷进驻北京购物中心 是笔好买卖? 服饰跨界集合店这阵风能在购物中心刮多久 一季度北京购物中心存量增至880万平方米 搜索更多: 购物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