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中国消费者或许还没有意识到,家里囤着的“洋保健品”已经换了“国籍”。
2015年9月,合生元以76.67亿港币收购澳大利亚保健品牌Swisse 83%股权,引起行业轰动(今年2月,合生元已经实现对Swisse全资控股),被中国人民狂热追逐的Swisse,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国企业。
这一收购案例似乎打开了中国企业“买买买”的闸门。汤臣倍健、新希望、西王食品、上海医药、澳优、金达威、艾兰得、鼎晖投资等企业开始以各种方式前赴后继“收割”海外保健品牌。其中有小到几千万的收购,也有50亿、80亿的“大手笔”。
中国企业收购海外保健品一览表
“买买买”背后的焦虑
食品、药品、保健品企业是“买买买”的主力军团。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一位保健品行业从业多年的资深人士分析,对食品、药品企业来说,扩展保健品业务线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缓解“规模焦虑”。
“过去两年看到两个非常明显的趋势。一方面,食品行业面临利润率不高、价格竞争严重的困境,他们将产品做得越来越偏营养化、功能化,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都在做维生素饮料就是例子;而另一方面,药企也开始纷纷进入保健领域,开发‘治未病’的保健产品,上海医药、辉瑞、GSK都设立了营养事业部,大量研发非药品。”上述人士总结道。
“收购Vitaco是为了进入保健品行业,此前上药集团没有此项业务。”上海医药董事会办公室季芸曾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解释收购Vitaco的目的。
另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在中国企业的收购标的中,澳新保健品牌成为“抢手货”。从网红级品牌Swisse到拥有healthy care的Australia NaturalCare(简称ANC),再到Nutrition Care和Vitaco,都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地区。
之所以澳新保健品牌受中国企业亲睐,行业人士分析了以下几个原因:
一、跨境电商火爆起来的两年里,澳洲保健品牌表现非常抢眼,成功上位。
二、澳洲、新西兰保健品企业在国内有更高知名度,且大多规模不大,收购性价比更高。
三、澳洲保健品牌自身有意愿出手。因为本土市场空间非常小,能找到中国买家“脱手”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对Vitaco的事业来说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进展,它将协助Vitaco在维持现有运营的同时,完成进入亚洲市场的长期计划。”Vitaco被上药收购后,曾这样表示。
除了上述已经被收购的企业,不少其他的澳新保健品牌也表示出对中国资本的欢迎。“只要能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附加值,自然是不排斥的。”新西兰蜂蜜品牌蜜纽康(Manuka Health)出口部经理Ken Keyser说。
澳洲益生菌品牌Life Space董事总经理Ben McHarg则透露,已经有不少中国投资方(有国企,也有私企)与其接洽,“只要策略背后有意义、有理由,对于企业发展有利,整合并购都是敞开大门的,愿意洽谈的。亚太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对我们来说确实非常重要,整合能带来协同效应。”Ben McHarg表示。
一种焦虑换来另一种焦虑
“买买买”的快感之后,中国企业要面临的是什么?被“收编”的洋保健品们是否前途一片坦荡?似乎并不是。
部分被中国企业收购的海外保健品牌
一位北美保健品品牌的中国区负责人评论称,Swisse被合生元收购后,有一定的积极效果显现,而其他洋品牌被中国企业整合后,效果都乏善可陈:要么产品还没有对中国市场正式发力;要么整合起来颇具难度。
该人士分析,中国企业与洋保健品牌的整合不够顺利,存在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的波动。2016年4月份起,中国跨境电商行业连连跌入政策带来的困境,而对保健品行业影响最大的应该是《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简称“正面清单”)。没有被列入该清单的商品,都将不能再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入中国——这对于有着庞大SKU量的海外保健品企业来说,绝对是不小的冲击。
哪怕是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Swisse,也受到了政策影响。合生元的财报显示,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来自Swisse的收益比上年同期减少了约15.7%。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根据阿里巴巴的数据,在2016年的前三个季度,Swisse在阿里巴巴平台的保健品类销售业绩持续维持在首位。
再来看被上海医药收购的澳洲品牌Vitaco。作为已经在澳洲上市的企业,Vitaco明显把中国当做非常重要的市场——在其2016年的财报中,10次提到中国市场。但其也明确指出,由于中国监管政策的不稳定和税收的变化,2016年下半年,公司的中国业务经历了不小的波动。
共2页 [1] [2] 下一页
老人买保健品背后满是套路 提醒:多咨询医生
屈臣氏香港线上业绩增长50% 今年加码保健品
保健品行业“禁贴牌”一年 中国产能借合资并购输出海外
香港屈臣氏网购业绩增长50% 加码保健品
卧底揭秘保健品“会销”:分角色“洗脑” 老人被联手“忽悠“
搜索更多: 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