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过年能吃顿饱饭、好饭,大家平时吃饭特别节俭。”付老回忆,当时,他们家在年前的几个月就开始“存米、存面”,“省出的面和肉,放在除夕夜包饺子吃”。
80、90年代的时候,人们餐桌上的食物开始丰盛起来。“腊月二十三,大家就开始置办年货了。”付锡荣老人称,“那时候市场一般都在正月十五以后开始营业,于是大家大批量往家购买年货,从三十到十五,顿顿吃肉。”
到如今,付锡荣老人开玩笑称,年夜饭已经失去“解馋”的功能了。“平时人们餐桌上也是鱼呀肉的,到过年的时候,也不稀罕了,都想吃点素的。”由简单到丰盛,从小到大,付锡荣的年夜饭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对他来说,年夜饭的菜品并不重要,“这顿饭就是为把家人聚起来,过团圆年。”
新添孙儿成年夜饭话题焦点
杨硕的春节回家路线和许多人相反。他和妻子从湖北的一座小县城,搭火车到重庆,再坐飞机回到北京过年。杨硕的父母早早地在机场等候儿子、儿媳妇的归来。
全家人围坐一起包饺子是杨硕家年夜饭的保留节目。和面、擀皮、拌馅、包饺子,相互配合,消弭了家人之间久不见面的生疏感。
父母总有操不完的心。杨硕在外的三年,头一年除夕,父母询问最多的是工作;第二年杨硕和女友结婚,父母操心小两口的生活;第三年喜得孙儿,饭桌上的话题焦点自然在小宝宝身上。
“宝宝的食量怎么样?”听说才几个月大的宝宝食量相当大,除了每天固定的喂奶,还能吃下一小碗米糊,两颗草莓或者两瓣橙子,两位老人乐开了花。
杨硕说,宝宝太小,恐怕适应不了长途旅行,明年满周岁的时候,一定带回来让二老疼疼孙儿。
父亲老杨是家中大厨,他在厨房煎炸烹煮,四喜丸子、羊肉萝卜丝汤、糖醋里脊、炸虾,一道道老北京风味的佳肴摆满了一桌。直到老杨把压轴大菜干烧黄鱼端上桌,一家人才一齐动了筷子。
这道干烧黄鱼是每年除夕老杨必做的菜,做法考究,要将两面打了花刀的鱼用热油炸透、捞出,再放入“独门秘方”调味汁小火慢炖。“这次特意托同事带了正宗的四川郫县豆瓣酱。”老杨得意地说。
“盼吃爸爸烧的鱼,盼了一整年了。”杨硕在湖北利川县的一所幼儿园上班,去年,他升任行政园长,一年至多抽空回两趟家。
“孩子在外地打拼,有他的道理,小地方人才缺乏,年轻人更容易获得晋升机会,将来回北京事业的起点也更高。”杨家的饭后娱乐活动不多,却是难得的谈心时间。往年,老杨常常给杨硕谈些经验,今年老杨更多是听儿子讲,频频点头,充分理解儿子规划。
(来源:新京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2016年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71亿 增13.2% 2016年广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7000亿 吉林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9% 都是突破万亿 但北京上海的消费谁更“一线城市”? 上海:首例消保委支持消费者集体诉讼获胜 搜索更多: 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