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翡翠行情低迷,翡翠造假现象减少,但琥珀、绿松石等造假情况有所增加。
年末消费旺季,广州多个商家本周推行了折扣较大的珠宝促销活动。广州日报记者调查市场发现,今年各大检测中心查出的钻石、玉石等大类珠宝造假案例呈现大幅下降趋势,染色产品冒充天然A货的现象已经非常稀少。造假现象反而集中在琥珀、珍珠、绿松石等中低档或小类珠宝市场上。
分析人士称,造成目前假货数量下降的主体原因是“行业不景气”。部分专业人士提示消费者:买珠宝不可掉以轻心,仍要当心琥珀、珍珠等中档珠宝与彩色宝石等外来货色的造假,尽量不要通过良莠不齐的网络渠道购买,遇到便宜货更要加倍当心。
年末珠宝热销期,记者走访广州市内的珠宝检测中心了解到:对比2013~2015年,大类珠宝(如翡翠、和田玉、钻石、水晶等)的造假案例数量在2016年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两家检测中心四季度翡翠造假案例数量同比下降幅度超过了50%。不仅散户、普通市民送检的产品造假量下降,而且,零售企业批量化送检产品的造假货、不合格现象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
造假的恶劣程度也有所下降。广东金银珠宝检测中心的杨燕主任告诉记者:“高档珠宝中,类似翡翠染色、B货冒充A货的现象减少了。造假现象更偏重于边边角角的包装式造假。比如给和田玉原料石加个包皮,里头的和田玉还是真货,外头的包皮则是加上去的,容易影响投资者的判断,但还不至于造成大的损失。”广东地质科研所珠宝检测中心也反映,用抛光粉“扮靓”翡翠的现象较多,但还不会用染色翡翠冒充天然翡翠。
造假现象少见了,对于消费者来说,当然是喜讯。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造假的直线下降呢?
追因一:造假“利润”空间下降
现在造假成本高了、造假可期待的回报却低了。据广东华友拍卖行与公正拍卖行负责人向广州日报记者介绍,珠宝市场虽然在2016年局部回暖,但整体延续了2012年以来的熊市,交易冷落,部分玉石产品仍在价格走跌的过程中,筑底遥遥无期。
广州日报记者本周调查了康王路玉器市场,看到翡翠、碧玉等产品经常被几十元、上百元/件的“甩卖”,抽样购买后拿到广东金银珠宝检测中心检测,发现是A货天然产品。而“利润”高昂的中高档货色,别说是造假品,就是天然正品,也在大商场中滞销。 共2页 [1] [2] 下一页 通灵珠宝A股上市 上交所迎来珠宝IPO第一股 长沙珠宝卖场打折促销 “抢金大妈”淡定难动心 周大福内地同店销售跌2成多 珠宝业不容乐观 六福珠宝内地同店销售半年跌三成 利润占比过半 通灵珠宝登陆上交所 开盘大涨44%被临停 搜索更多: 珠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