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许多媒体报道了陪伴上海市民20年之久的太平洋百货淮海店将于今年年底结束营业的消息。近年来关闭的不仅仅只有太平洋百货淮海店一家,多家关闭的商场在提醒着人们,实体零售业的“关店潮”来了。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5年,全国有138家百货店关闭,262家超市关闭,6209家体育品牌店关闭。一家家带着岁月记忆的实体店黯然离场,或不得不必点改造,实体零售业整体进入了休整期。
传统零售业面临困境已是不争的事实,但造成如今困境的原因何在?很多人把百货行业萧条的原因归于电商的发展壮大,抢占了市场导致百货行业冬季的到来。天猫双十一的交易额从2009年的0.52亿元增至2016年的1027亿元,增长速度令人侧目。令人尴尬的是,百货商场正沦为电商的“试衣间”,很多顾客会去实体店试穿,记住型号,然后到网上购买。与此同时,线上商城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没有了非要到百货商店的理由了。
此外,许多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降低了大家再次光临百货商场的欲望。国内大型百货商场的同质化问题严重,导购无休无止的推销让顾客感到厌烦,结账后店员不再热情的面孔让顾客感到冷漠。总之,消费者不会再逛无感、无尊、无趣的商店。无感是没有特色,无尊是缺乏人性化,无趣就是不能打动顾客的诉求。
在人们消费习惯更加趋于线上的今天,实体零售业要么转型,要么就真的只剩撤离了。传统商业与电商在价格上的比拼占不了优势,但实体零售业的优势在于顾客的亲身体验上,重点要做好差异化经营。实体零售业的经营业绩下滑,网上销售的冲击只是一部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实体零售业本来就有些方面没有做好。现在的购物中心不能再按照原来的老思路,一条心思卖产品,只满足人们的购物需求,而要将自己打造成一个休闲娱乐场所,集儿童游乐园、电影院、餐饮广场于一身。用这些业态来吸引人流,只有人流量多起来,购物中心的产品才能有销路。把这些必须得靠亲自体验,或者必须去现场的业态做大做好,展现出商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属于第三产业的商场销售,又怎能不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商场要加强对导购员的服务培训,让导购员拿捏好热情适度的火候,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留住回头客,只有这样,实体零售行业才能在蛰伏之后,迎来春天。
(来源:长江网 侯鑫莹)
VR体验业态成为当前商场新宠儿 但盈利不容易 北京商场加码新型娱乐体验业态 但消费者不买账 购物中心体验业态加速革新 体验品牌借势突围 河北购物中心争相布局体验业态 咖啡店成首选 体验业态比重上升 DIY业态成河北购物中心标配 搜索更多: 体验业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