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态结构调整不及时或遭市场淘汰
一位曾入驻泰华服装城的商家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现在商场租金很贵,很多有稳定客源的零售商纷纷选择开一家工作室,进行预约销售。也就是说,零售商在商场积累到一定数量的稳定客源后,就到写字楼或是小区里开一家自己的工作室,商家只需要维系好老客户,老客户再介绍新客户就能保证客源。这种模式不仅能降低成本,同时还能提高消费环境以及为客户提供定制服务。
随着北京华联购物商场盐市口店的关闭,以提袋购物为主营业态的传统百货业再度引发业界的关注。
身处繁华地段却难逃关门歇业的结局,占据核心商圈,空置率却高居不下,成都传统百货商场困境受制于四个方面。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电商的冲击,冲击对象主要就是以提袋购物为代表的零售消费,这让以提袋购物为主的传统百货业态很受伤;其次是城市空间的变化,居住越来越向外和分散;第三是区域性商业中心的崛起,随着成都不断向外扩展,特别是城南的发展,很多区域性商业中心不断涌现了出来,这必然对传统市中心的百货商场的客流构成分流。此外,一些住宅聚集区的社区商业的发展,也让人们对前往市中心的百货商店购物的依赖性减弱。比如20年前,人们要买衣服买电器,首选的地方是人民商场、百货大楼、太平洋百货等,但现在选择的地方就太多了;最后是硬件更新,人们对于商场的硬件较为挑剔,“喜新厌旧”成常态。相对于传统百货商场而言,不断涌现的新的购物中心,外观更漂亮,设计更合理,硬件配置更先进,人们在里面逛起来会觉得体验更佳。
“以提袋购物为主营业态的传统百货业日益陷入困境,但是另一方面,以体验式业态为主(或占比很大)的新型商业模式也在快速崛起,并成为传统商业对抗电商的主流模式。所以,传统的百货商场如果业态结构的调整跟不上市场发展的节奏,其经营业会面临困难。”刘璐认为。
部分传统购物中心或退出历史舞台
据成都中成房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上半年,成都商业整体供销下跌,处于2012年以来最低位。但存量却高达1338.3万㎡,去化时间超10年。其中,成都购物中心总体量超700万㎡,在建面积超过250万㎡,已经成为全国商业地产在建规模最大的城市。
成都购物中心的数量放在全国甚至全球来看都是较多的,所以购物中心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成都商业地产究竟存在何种问题,“一方面是绝对的量很大,另一方面是招商和经营的同质性很严重,很多购物中心没有自己的特色。”刘璐认为。
传统百货商场如何破局?刘璐表示,调整业态相对比较简单,即增加体验式业态的比例。但这并不是保证管用的灵丹妙药。绝对量的消化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甚至不排除一些购物中心以后会退出商业经营而作为其他用途,比如今年以来非常流行的“商改X”,其中X=住宅、医院、办公、学校、政府机构等。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陈章斌 任欣怡 见习记者 唐颖 明国栋) 共2页 上一页 [1] [2] 成都乐天百货“双十一”业绩同比增60% 玉兰油开始革新 砍掉中国30%的百货专柜 年度大促来袭 沈阳乐天百货开展“黑五”内购会 租衣网站在百货公司开店 两门生意想彼此拯救 成都大商千盛百货因工资和社保问题被员工堵门 搜索更多: 百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