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奢侈品的消费和生产越来越两极化,性价比成为重要考虑因素
贝恩将个人奢侈品的消费群体分成了金字塔的三个层级:基础层(accessible)是一些大众消费者也能购买的“轻奢品”,中间层(aspirational)是略微超出他们消费能力的中端产品,而最高层(absolute)则是只有富人才消费得起的顶端产品。
今年,奢侈品牌从基础层和最高层获得的营收比例都有 10% 的增长,而中间层则在萎缩。
这一方面意味着,入门级产品或入门级奢侈品牌在未来将有更多发展机会,性价比正在成为奢侈品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意味着,竞争将更加激烈——成功或失败的几率可能各占 50%。
生产端也一样——要么转变为专注某个领域的专家,比如 Hugo Boss 退出奢侈品市场专做高端男装;要么变得更像一个生活方式品牌,比如增加了鞋履、服装线的 Coach 或者推出香水、强调丝巾的 Hermes。
4、本土消费正在回归
我们在文首已经提到,自 2001 年以来第一次,本土奢侈品消费的增速超过了旅游消费,达 5%。这其中有一些偶然,也有一些必然。
在中国、巴西和俄罗斯三个市场,政府通过调控货币升值进一步推动了本土消费;在欧洲,英国退欧、北欧风的流行为这些地区带来了不少游客,法国、德国等地的恐怖袭击又带走了一些,但总体而言,本体消费的增速仍然能够弥补旅游消费缺口。
单就中国来讲,奢侈品牌们也开始越来越熟悉和适应这个市场。不少过曝的品牌调高了全价商品的比例,并且开始以“一城一店”的模式向二三线城市扩张。不断扩张的中产阶级也让轻奢品牌有了更多机会。
不过关于旅游消费,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中国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正在拉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的奢侈品市场。
5、从设计上看,“休闲风”也吹遍了奢侈品
关于休闲风的流行,如果把个人奢侈品细分成服饰、鞋履、包袋,你可以看这样一张清单:
服饰:奢侈丹宁制品贡献 30 亿欧元收入,奢侈羽绒服贡献了 20 亿欧元;
鞋履:球鞋化现象泛滥。奢侈球鞋贡献了 30 亿欧元;
包袋:背包今年又重新流行起来,市场份额达到 20 亿欧元。
你可以说这是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借势消费市场对健康、自然的关注,也可以说这些奢侈品牌正在继续“走下神坛”的尝试——从设计上,而不止是品类上。
6、电商、折扣店和机场免税店成了增长最快的销售渠道
尽管零售直营店和单品牌店仍然是最受欢迎的销售渠道,但有三个小众渠道的增速是惊人的:从 2013 至 2016 年,折扣店、电商、机场在整体销售份额中的占比分别增长了 23%、26% 和 13%。
在折扣店方面,得益于前几年积压的库存,中国仍然是贡献最大的地区。但值得注意的,虽然越来越多奢侈品是以折扣的形式销售出去(从 2014 到 2016 年比例分别为 32%、36%、37%),但品牌对渠道的控制和优化却越来越严格了——它们同期参与的门店季末销售或折扣活动越来越少,从 73% 降至 68%。
在电商方面,化妆品和鞋履是网络渗透率最高的品类,而且有一半电商销售都来自移动端。亚洲是增长最迅速的市场,而中国在网络连通性上则面临诸多壁垒。
(来源:好奇心日报 作者:刘璐天) 共2页 上一页 [1] [2] 大连海关查获一批冒牌化妆品 “香奈儿”也在内 9批次化妆品上质检黑榜 珂芙缦被点名 质检总局公布9月9批次不合格进境化妆品 都有谁? 50批次面膜类化妆品被曝光 长期使用可致面部黑斑 香港“带货过关”攻略揭秘 部分化妆品税率降低至30% 搜索更多: 化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