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成趋势
然而随着儿童业态数量的增加,问题也接踵而来。由于儿童设施的高度相似和儿童游乐活动的雷同,使得儿童业态呈现出千篇一律的发展现象,对孩子和家长而言缺乏新鲜感。而且很多儿童业态也没有给购物中心的其他业态起到互补作用,造成了其在购物中心的尴尬地位。根据一份《2011至2015年中国室内游乐园市场投资前景分析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室内游乐园80%都采用千篇一律的翻斗乐、淘气堡,缺乏主题游乐设施,多数以纯娱乐为主。
盈石集团研究中心介绍,不少儿童业态的关注点仅放在孩子身上,忽视了陪同前来家长们的潜在消费力。儿童休闲娱乐业态只赚门票钱的做法,使家长在门口长时间聚集却难以进行连带消费。
张平认为,儿童主题商业需要突破固有的发展模式,不仅要识别出真正的目标消费群体,也要通过新途径来寻求新发展。未来儿童主题商业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趋势一,儿童主题商业将从重视单一儿童消费群体到注重家庭消费;趋势二,开创亲子都市微旅游,引发周末经济新活力;趋势三,与最新潮的移动互联结合,保持消费者的新鲜感。
“儿童业态的消费者虽然是儿童,但买单结账的却是家长。因此儿童业态不仅要关注儿童成长游乐,也要注重家长参与其中的体验。由此引发的家庭式消费才是儿童业态在未来需要关注的重中之重,也是带动购物中心其他业态消费提升的重要途径。并且,随着短途游的日渐升温,商业地产的经营者也可将以家庭为单位的亲子都市‘微旅游’的概念融入其中,发挥周末经济的威力,使得购物中心逐渐成为家庭消费周末游玩的首选场所以及青睐地。”
记者了解到,现在新兴的儿童职业体验馆受到了家长和孩子的追捧。2008年,中国第一家儿童职业体验馆落成。随即,此类业态在国内扩张至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业内人士认为,在未来几年,儿童职业体验项目的发展将在我国呈上升趋势。
盈石集团研究中心认为,儿童职业体验馆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由于家长工作以及孩子上学的缘故,工作日的客流要远远低于节假日;另一方面儿童职业体验馆的占地面积普遍较大,使得体验馆的运营成本过高,最终可能会发生因经营不善而倒闭的情况。为解决这些问题,体验馆可考虑嫁接学校资源,将体验馆作为学校定期户外活动的场所。除此之外,体验馆还可利用儿童社会组织、协会或是社团等资源,弥补工作日客流稀少的不足。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通过网络购物的方式选购儿童商品,而质量和口碑是家长购买儿童商品的首要决定因素。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1年至2015年线上母婴消费规模加速增长迅速扩大。2015年规模已达到3606亿元,增长率达到15.5%。为此,儿童零售业态也可将线上线下相融合,形成全渠道经营的新模式。孩子王作为传统的线下零售商,通过设置线上会员制,将会员的消费数据、模式及行为进行整合。它基于大数据的分析,了解消费者需求,分析每个品类的销售情况以及销售对象,对每一个消费者进行精准把控。从线下扫码到线上支付、线上购买到线下提货,孩子王已经打通了线上线下的产品渠道。
张平表示,儿童娱乐消费市场的“蛋糕”很大且未来的增长潜力也不可小觑。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所需要的玩具或游乐设施也有所变化,这就导致其对儿童休闲娱乐品牌的忠诚度时间较短。因此儿童休闲娱乐业态要突破这些瓶颈,需要将文化性和社会性引入到游乐活动中去,并且提升家长在其中的参与度,释放家长的潜在消费力,使儿童主题商业的重心从儿童群体扩展到家庭消费群体。
业内专家也建议,涉及儿童的消费虽然有很可观的潜在市场,但差异化也非常重要。儿童消费的种类很多,从娱乐、教育、餐饮、服饰、体验、亲子等多方面考虑,商家要有规划性的布局和恰当的配比。如果每个商业综合体里的儿童类项目都大同小异,那么对于这一行业的长远发展一定是不利的。
儿童业态需要转型升级
在国内42个重点城市中,儿童业态的商业总面积已达到916.1万平方米,在购物中心的占比由2011年的5%上升至2015年的15%,并由过去单一的儿童零售为主,向多元领域扩展。
由于儿童设施的高度相似和儿童游乐活动的雷同,使得儿童业态呈现出千篇一律的发展现象,对孩子和家长而言缺乏新鲜感。而且很多儿童业态也没有与购物中心的其他业态达到互补作用,造成了其在购物中心的尴尬地位。
未来儿童主题商业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趋势一,儿童主题商业将从重视单一儿童消费群体到注重家庭消费;趋势二,开创亲子都市微旅游,引发周末经济新活力;趋势三,与最新潮的移动互联结合,保持消费者的新鲜感。
(来源:中国商报 记者 王硕) 共2页 上一页 [1] [2] 儿童业态除了靠门票还能靠什么 购物中心儿童业态引流容易盈利难 贴身肉搏“儿童业态” 广州多数商场变身儿童乐园 商场儿童业态三大痛点 再不解决将错失家庭消费市场 儿童业态成新宠 看国外购物中心如何玩转“儿戏” 搜索更多: 儿童业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