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深圳市佳满福百货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李明安感到很无奈。他告诉记者,现在有职业投诉人从商场买到商品后放到过期,再购买同样的商品并保留小票,然后拿着小票及已经放过期的产品向商场索赔。由于同一种商品的条形码相同,商场几乎无法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没有销售过期产品,只能满足职业投诉人的索赔要求。
“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对过期食品的罚款动辄数万元。职业投诉人索赔通常是几千元。我如果不答应他们,他们一投诉,我们可能就面临五万元的罚款。你说我怎么办?”李明安称,作为商家,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应付有组织的职业投诉人,只能花钱消灾。
逐利投诉浪费执法资源
据深圳12315平台统计的数据,2012年至2016年上半年的职业投诉中,涉及假冒伪劣的投诉仅有252宗,占投诉总量的0.22%。而涉及商品包装、标签、标识、价格标注以及广告宣传用语的投诉占投诉总量的71.5%。其中包装标签标识投诉量最多,为43308宗。标签标注超过保质期的投诉量排第二,为17456宗。
深圳市市场稽查局食品稽查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主要负责人,由于工作性质原因,经常接触职业投诉人。
他对记者称,在一万多宗的标签标注超过保质期投诉中,真正得到查处的很少,因为大部分的投诉最后都被职业投诉人撤诉了。
“为什么撤诉?因为他们从商家那里拿到了钱。这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并不真的关心食品的安全和质量问题。”他说,一万多宗投诉里,难保没有通过夹带和掉包而进行的恶意投诉。
职业投诉人数量庞大的投诉,消耗了深圳市市场稽查局绝大部分的执法资源。就深圳市市场稽查局食品稽查处而言,整个处公务员加雇员就二十来个人。但是他们平均每个月收到的职业投诉数量就有数百宗。
综合监督处那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一个投诉从受理、回复、调解,到立案、调查、处理、奖励等,需要十个人才能完成。巨量的职业投诉使得基层行政人员疲惫不堪。
“可以说,我们稽查局七八成的精力都用在了处理职业投诉上。但这些投诉中绝大部分都是一些小问题。”她说,“我们的这些时间、精力本来应该是花费在查处黑窝点、地沟油等等真正关乎老百姓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上的。”
目前,深圳市的职业投诉人已引起不少商家的不满。早在2013年,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就曾收到过一份来自深圳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对职业投诉人的投诉,该投诉指出深圳外商投资企业多次遭遇职业投诉人恶意投诉,“给外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了严重影响。”
(来源:法制日报 唐荣 制图:李晓军)
共2页 上一页 [1] [2]
职业打假呈现团体化专业化趋势:盯上网络购物
知假买假或不再受消法 职业打假人未来将向何处去
职业打假人索3倍赔偿挨商家揍 被用拖鞋扇脸
职业打假将遇重创:知假买假行为或将不再受保护
沃尔玛5类食品4类过期,超市或遭遇“职业打假人”
搜索更多: 职业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