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从今年年初开始,生猪价格持续上涨,生猪养殖利润扩大,养殖户积极性较高。随着第三季度猪肉消费进入淡季,生猪存栏量充裕,进入第四季度以后,之前补栏的生猪逐渐进入市场,猪肉供应量还会不断增加。另外,在今年5月初,北京市政府为了平抑猪肉价格,向市场投放了一批储备肉,虽然没有出现一扫而光的景象,但依然对拉低猪肉市场的价格起到了一定作用。而近来广受关注的洪涝灾害对食品市场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目前大部分肉禽蛋类食品的价格还未受波及。
CPI增速放缓
众所周知,猪肉价格向来是反映物价的晴雨表。在我国的CPI计算中,猪肉约占CPI权重的3%,而食品约占CPI权重的三分之一。猪肉价格与CPI关系密切,此次出现小幅下降,势必对CPI的增长产生一定影响。
根据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7月中、上旬主要食品价格环比上涨、持平、下降的种类分别占比43%、30%、27%,上涨的种类有所增多,但除蔬菜以外其他食品价格上涨幅度普遍不大。而猪肉价格环比回落,降幅达2%,羊肉、禽蛋类食品的价格小幅下降。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7月全国多地受洪涝灾害的影响,生产、运输受到阻碍,蔬菜等农产品价格可能上行,对CPI有抬升作用。但随着天气好转,运输和生产恢复正常,极端天气并不会对未来CPI构成实质性影响。
有市场分析师指出,此次洪水虽猛,但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足,后续若天气平稳正常,食品价格也很难疯涨,产生通胀的几率并不大。
“与此同时,猪肉价格出现回落,猪粮价格也出现下降,生猪存栏量上升至37634万头,在接下来的季度猪肉价格可能还将有所回落。食品市场涨跌互现的情况,加上非食品价格环比涨幅收窄,综合分析,7月CPI同比涨幅可能在1.7%-2.1%之间,取中间值为1.9%,与6月基本持平。预计下半年CPI的运行还将趋于平稳,物价仍保持温和上行态势。”交通银行7月宏观数据预测报告中这样写道。
光大证券宏观预测报告指出,从宏观基本面判断,下半年猪肉、蔬菜对食品价格的拉动作用将略低于上半年,工业品消费品价格下行压力减小,服务价格刚性上涨将推动非食品价格继续维持平稳上涨态势。虽然下半年的极端天气现象可能多于往年,但这种影响多为区域性的、短期的,不会改变CPI整体温和上涨的局面。总体判断,下半年CPI涨幅与上半年基本相当,全年涨幅在2%左右。
多家机构预测,中国经济近期受国际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影响较大,政府需要加快市场经济的体制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增强市场信息发布力度,有效监管,倡导理性,以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而中国经济增速在连续几个季度下跌之后有望在第三季度企稳,目前央行不太有宣布降息的可能,但预计下半年可能有1-2次的降准。(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黄诗婷) 共2页 上一页 [1] [2] 统计局:上半年核心CPI同比增长1.5% 全国23省份6月份CPI涨幅回落 5地涨幅低于1% 全国23省份6月份CPI涨幅回落 六月CPI重回“1时代” 物价水平继续保持稳定 6月份CPI同比上涨1.9% PPI同比下降2.6% 搜索更多: CP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