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邦魏理仕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推出《2015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购物中心的在建面积位居世界首位,全球购物中心在建量最大的十个城市中有九个在中国;面对电商的崛起,零售商已基本完成线上渠道布局,战略重心重回门店体验和互动性;在非生存型消费需求成为拉动消费新引擎的背景下,餐饮及休闲娱乐业态在购物中心内的占比逐步加大。
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全国17个主要城市的优质购物中心存量中近60%为都市型购物中心。此类购物中心相对于其他项目首层租金的表现仍出类拔萃,平均溢价约为40%。随着市中心开发渐入尾声以及商业地产版图的扩张,未来将有更多的大型购物中心出现在次级商圈及非核心地段。但对于业主来说,需要考虑如何在租户选择上稳中求新、更加灵活地进行项目定位、以及在业态组合方面突出体验元素,以应对商业模式的僵化和“过时”的威胁。
![](http://www.redsh.com/img2016/1607191839591.jpg)
社区型商业和奥特莱斯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在报告追踪的17个城市中,社区型商业存量仅为优质购物中心总存量的8%。但这一数字预计将稳步上升,未来三年内,16%的新增供应定位为社区型商业。综合性奥特莱斯也有望成为零售市场的新增长极。
报告认为,零售商进军购物中心开发的趋势在2015年迎来高峰,虽然这种转变能够帮助零售商增加利润增长点并减轻零售业务租金成本上升的压力,但项目投入资金大、培育期长且需加大前期准备精力,对零售商来说可谓是一把双刃剑。中国百货业在变革中面临外困内忧,转型步伐仍困难重重,但增加针对女性客群的元素、以建筑为项目亮点、结合智能工具增强顾客体验、以及发挥橱窗设计吸引眼球等诸多新举措都值得借鉴。
此外,面对停滞的业绩增长与上升的经营成本,奢侈品进入盘整稳固阶段。快时尚及大众时尚品牌继续扩张,截止到2015年,世邦魏理仕统计的20个快时尚及大众时尚品牌在全国17个大中城市的门店总数已达1123家,同比上升25%,不少新晋品牌仍然在积极拓展中国市场。值得注意的是,面对中国中产消费者的迅速崛起,轻奢品牌也面临着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以餐饮为主导的体验式消费,已经成为实体零售在为电商不断侵蚀市场份额时的“护城沟壑”并成为了购物中心提升客流的重点业态。
![](http://www.redsh.com/img2016/1607191840002.gif)
报告数据显示,在全国城镇居民的服务型消费占总消费比重接近40%,预计到2020年将提高到50%左右的背景下,休闲娱乐及服务业态将是未来发展的焦点。其中,儿童业态将以其吸引客流、 增加顾客停留时间、带动周边消费的特点拥有巨大发展空间。
据商务部数据,2015年中国网络零售额继续位居全球第一,约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11%。电商崛起将近十年,零售商零售商已基本完成线上渠道布局,不再轻易“谈电色变”。据报告对137个零售商进行的调查,零售商将提升门店体验和互动性放在2016年运营策略首位,而发展线上渠道和移动端渠道仅位列第三和第四。
世邦魏理仕中国区研究部主管谢晨表示:“在供应井喷、消费需求结构演变以及电商挑战的大环境下,国内购物中心发展固然面临着重重挑战;但另一方面,消费升级、品牌布点扩张和城市零售商圈外扩的趋势亦带来了众多机遇。对开发商和零售商来说,运营将是实现企业盈利的关键,包括组建优秀的经营团队、根据区域规划和数据分析进行精准选址和动态决策、利用新媒体等多种渠道与消费者展开互动等。”
![](http://www.redsh.com/img2016/1607191840003.png)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郭洁)
200万平米“等待入市” 深圳购物中心高速发展 深圳华强北将打造深圳首个爱情主题式购物中心 这些购物中心正挣扎于被淘汰边缘! 中国首家购物中心如何成功打造家庭式MALL? 肇庆跨境电商购物中心启动 跨境商品达2万种 搜索更多: 购物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