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坦言,新经济的快速增长对我国传统经济下滑发挥了重要的对冲作用,但也给政府统计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为此,国家统计局正研究制定“三新”(新兴产业、新型业态、新商业模式)经济增加值核算方法,将借鉴国内外现有的新经济统计指标研究成果,同时结合中国实际,研究建立新经济统计指标体系。
事实上,在传统经济增长动力式微的背景下,符合经济新常态的新经济模式正加速崛起。许宪春直言,新经济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必然产生更加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新经济体量还比较小,尚无法完全抵消传统经济下滑的影响,一旦新经济体量足够大,中国的实体经济就可能稳住”。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新经济这一概念被首次明确提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新经济”的覆盖面和内涵十分广泛,不仅仅包括 “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业态,也涉及工业制造中的智能制造、大规模的定制化生产等等。“当前我国整体经济下滑势头明显”,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发展战略处处长高辉清表示,“以‘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为代表的新经济,由于高附加值的产业结构,有别于产能过剩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对实体经济下滑起到了对冲作用,即缓和下行压力。”
不过新经济的走强,也造成了GDP规模的漏统和增速低估。有业内人士举例称,许多互联网网站向居民提供大量的免费或价格非常低廉的服务,这些网站主要是通过在线广告从企业获得收入,并不是从居民享受者那儿获得收入,从而居民在互联网服务上的最终消费被忽略或被严重低估。
在高辉清看来,要改进经济增加值核算方法,当务之急是摸清新经济家底,“当前的统计口径下,新经济产业专指全新创立的经济部门,但实际上,未来传统经济部门引进新制度,或部分改造成新经济模式,也应归入新经济范畴,这不仅更科学,也能扩大统计口径,由此计算所得的新经济对经济下滑对冲作用也将明显增大”。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张畅)
预计二季度GDP增速为6.7%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中国社科院预测二季度GDP增长6.7% 2020年数字经济将贡献中国3.5万亿GDP 发改委:未来5年GDP增速底线为6.5% 支持新产业新技术 发改委提降物流成本目标:占比GDP降2个百分点 搜索更多: GD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