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一公里就有一家综合体
在南京市统计局的报告中,规模过大、布点不均成为南京商业综合体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河西为例,江东中路从草场门大街到河西大街这几公里之内,已经云集了新城市广场、苏宁广场、河西万达、河西中央商场、金奥中心、河西中央公园6家建成的商业综合体,再加上已经动工的河西金鹰,以及即将营业的金基广场和河西德基,密度之大确实令人咋舌。
据南京市统计局初步了解,目前南京市规划建设或已建成的城市综合体超过50家,各个板块均有项目在建、完工或者酝酿建设,南京在建购物中心面积位列全球前十强。按照国际惯例,商业面积与人口的配比是“人均1平方米”,而这一商业面积包括城市中心商业、区域商业、社区商业等多种业态,目前南京市商业面积与人口比例远超这一配比数字,全市的商业综合体扎堆和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现在我都遇到了选择性障碍了,带小孩出去,都不知道去新城市广场、苏宁广场还是万达了,这些综合体的模式都差不多,里面也没有太多特别的东西,逛多了其实都一样。”张先生说。
实际上,城市商业综合体内容趋同、布点不均,已经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南京市统计局的报告也指出,决定商业项目生死的关键在选址、业态定位、规划设计、招商和运营管理,这些环节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项目的成败,而区位选择尤为重要。商业综合体的开发不能一哄而上,对现在正在建设的商业综合体要进行综合效益评估,适当调整其主体功能,避免同质化竞争。建设商业综合体,需要全市统一规划,划分区域功能。使得各地建设的综合体有不同特点,有不同的功能定位,人们可以根据各自所需,到不同地方的综合体去消费,扩大人们的消费半径,使南京全市各区都有差异化的热点商圈,南京的消费资源得以全面地利用起来。
并非所有综合体都能盈利
商业综合体在南京城遍地开花,足见南京人的消费热情和消费能力,不过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并不是所有综合体都能实现盈利。
成功的商业综合体作为区域内大型“一站式”购物天堂,必将吸引其辐射范围内的消费者进行消费,进而提高项目自身和区域内的土地价值、商业价值,以及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南京的商业综合体,业态分布种类较多,零售、餐饮、电影院、游乐游艺、KTV、教育培训、健身养生等均有涉足。总体看,零售业占绝对主导地位,餐饮业次之。2015年末,这两种业态的营业面积占全部营业面积的比例分别为60%、23%,入驻商户数分别是4929家、1106家,全年零售业、餐饮业商户实现的销售额占全部综合体销售额比重分别为81%、13%。据调查,南京城市商业综合体经营模式主要为招租模式,从租金收益看,24家城市商业综合体合计实现租金收入10.83亿元,比上年增长27.3%。
不过,与主城区及河西地区的商业综合体几乎每天爆满相比,南京周边地区的商业综合体,效益相对差了不少。如江宁的汤泉奥特莱斯,由于远离主城,加上周边配套设施并不完善,目前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成效。(来源:南京晨报 记者:盛文虎 魏炜) 共2页 上一页 [1] [2] 崂山再添大型商业综合体 利群金鼎广场年底开业 江苏:城市商业综合体内的餐饮仅一成盈利? 成都“龙之梦”:土地搁置5年转型医养商业综合体 昆明将建西南区最大商业综合体 面向南亚、东南亚招商 杭州最热闹的延安路将迎来三大新商业综合体 搜索更多: 商业综合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