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主题店成特色最终靠产品赢得市场
那些成功的便利店又是靠着什么活了下来?
“日系和台资为代表的便利店主要强在自己的产品。这两年人工成本和房租的上升,如果只是卖别家品牌商品,根本无法盈利。代销别家的面包和自产的面包,毛利差额要超过10%。”张晟说,事实上,很多人觉得门槛低,其实只是看到了地面上的建筑,而看不到楼下厚实的地基。“面包、盒饭、甜品,包括物流整个供应链的建设,都需要花很大的心思。” 记者也注意到,上海的便利店这几年逐渐出现了一些个性化意味十足的开店模式。这些店以年轻消费群体为目标客户群,抓住了他们“价格敏感度较低、新鲜事物接受度较高”的消费特质。
以罗森便利为例,近几年陆续在上海开设了以日本卡通角色为特色的主题店,比如奥特英雄主题店、轻松小熊主题店、新世纪福音战士EVA主题店、柯南主题店。去年罗森又携手美泰公司合作开设了以玩具“Barbie(芭比)"为主角的主题化店铺,这成为世界人气品牌"Barbie(芭比)”与便利店的首次合作。
7-11也以统一集团新推出的两款饮品(“assam阿萨姆小奶茶”和“小茗同学”饮料)为契机,在上海推出了两家主题特色店。
商品之外,便利店还有服务。拥有好德便利、可的便利的农工商集团去年与阿里巴巴牵头成立的“菜鸟物流”的合作深入发展,不仅旗下门店里堆放包裹的面积在逐渐扩大,而且更受益于客流的间接增长。今年7月,全家便利也加入了菜鸟阵营,成为其多元化O2O服务的一种尝试。
从写字楼移至社区未来或布局外环外
而随着便利店每年销量的大幅增长,让不少圈内圈外人都跃跃欲试。“便利店行业其实是个围城,很多外人觉得门槛低,好赚钱,其实不然。它是微利的、精细的。从最终来看,便利店的竞争还是靠过硬的商品。”张晟说,全世界最大的餐饮连锁是7-11超市,“以传统小超市形式走来的便利店在价格上、服务上都更有优势。而那些带有新鲜食品销售的便利店业态也正不断快速增长。成了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品牌最大的竞争对手。”记者在罗森便利店看到,一个柜子内放满了油炸食品,只需用微波炉加热,就能食用,与快餐店的部分产品形成了正面竞争。
张晟说,开店是自行车的前轮,管理和研发则是后轮。平衡发展,将是最终的方向。“不断推陈出新,创造一些新产品,才能真正长久立足市场。”
数据显示,2013年底,罗森在华东区还只有约280家门店,而经历了2年多时间后,罗森的门店已经突破500家,其中上海超过410家,未来这一数字将达到1000家。“期间关店80家左右,增长的门店有近300家。”张晟说,便利店的扩张得益于现在主流消费群体的碎片化消费。“对于很多年轻消费者而言,他们对于一瓶水的价格不会过分敏感,但对于能不能快速便捷买到商品却很在意。”
“接下来的布局还是在周边配套还不齐全的地方。外环线以内已经饱和,外环线以外其实并没有饱和。而人们对便利店的习惯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办公楼为主,这两年变成社区了。”他说。(来源:劳动报 作者:邵未来 邰佳) 共2页 上一页 [1] [2] 家乐福华南区物流中心建成 支持O2O业务和便利店发展 德州首家互联网+便利店正式开业 社区居民享便利生活 天虹商场:未来5年计划开1000家便利店以上 厦门便利店去年逆势猛增两成 300米就有8家店 年内开40家 家乐福便利店Easy“按下快进键” 搜索更多: 便利店 |